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蔡正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蔡正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12年12月10日 05:09:29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07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a的培养

列宁学校         蔡正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本身,对于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于儿童的主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从事教育工作23 年,担任班主任却只有三个学期,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我略有感悟。现在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进行批评和指正。

一、习惯培养应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校进行德育途径有很多,其一就是结合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来进行,这也是最基本的途径告诉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日常行为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的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培根在《论人生》中便明确指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应通过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所以,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要从小就抓起。具体结合思品课教学来说一说,例如,在学习《特殊的考试》一课时,孩子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小熊、小猴、小狐狸、小白兔一起去电视台面试,都看见了门口的果皮,但只有小白兔捡起果皮扔到了垃圾箱,最后,小白兔被录取了。教学时,我们通过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切身参与进去,让孩子们从心里去明白,讲卫生,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还要通过行动来表现……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在学习了《合作》这一单元后,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下午放学搞卫生的孩子们,能两两合作地抬一张重重的课桌了,扫垃圾时一人拿好锉子一人拿笤帚扫,倒垃圾时两人去抬垃圾箱……  我觉得,孩子们在学校学习,除了在课堂上认得许多字、学到很多的知识外,还应逐步学会一些基础能力,并慢慢将这种能力变为一种习惯。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生都具有向师性,美国学者布鲁纳曾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生活的模范。在与家长们的交流中,我们也能经常能听到家长说:“你们老师的一句话能顶我们家长的十句”之类的话,这些都足以证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地位有多崇高,自古就有“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警句。而榜样示范本身也是德育的方法之一,所以,在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时,我们在做好“言传”的同时,就更加需要重视“身教”了。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注意到自己的衣着、面容外,还应多注意到自己的举止适度端庄。教师讲课时要举止适度,动作文雅,表现出文明的气质,不要拍黑板,擂讲台,捶胸顿足,显得缺乏修养;和学生交往谈话,要热情而有分寸,亲切而讲究礼节,表现出庄重而随和的品质。这学期,刚开始,学生每天早餐浪费粮食比较严重,发现这一情况后,我们老师除了每天对孩子们进行“粒粒皆辛苦”之类的教育外,我和孩子们一起早餐时,让孩子们能近距离地观察到我们老师吃饭时坚决不浪费,长期这样做以后,慢慢地,我们发现孩子们来向我们反映某个学生倒饭的现象越来越少,虽然有某些学生还偶有反复,但是,比起以前来,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在学生向我们问好时,我们也要做到向学生问好,我们相信,这样的有礼貌地“互动”,会让更多地学生加入到文明礼仪的队伍中来的。所以,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利用好“身教”的力量是很有帮助的。

三、充分尊重孩子,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现代的教育在不断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现在的社会也在谈要以人为本。自然,在学校里,我们也要充分尊重学生思想和行动。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校园建设里来。比如,在最重要的安全一环上,在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时,我们老师是深感自己的力量有限,顾了东边,就顾不了西边,于是,我们二年级班就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提醒,一经发现不文明、不安全的事,立刻上前制止,见到有人因为矛盾而大打出手的同学,立刻上前将他们分开等等,这样做,可以使事态得到最及时的控制。卫生方面也是这样,为了让学生养成及时整理学习用品,收拾课桌,随时保持教室清洁卫生的习惯,课堂结束时,全班一边齐诵“摆桌凳,捡垃圾,讲卫生,我第一”的顺口溜,一边做动作,检查自己桌凳 、地面的卫生。我们还利用下课时间,每组派小组长检查卫生,发现情况,立即解决,每周评比出卫生保持较好的一组,有了集体的荣誉感,每个同学都非常积极地参与,都争当小小督查员。渐渐地,我们二年级教室的卫生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

四、习惯的培养要不断地重复。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在农村有这样一句俗语:“婆婆嘴不闲,媳妇耳朵顽”,对于小学生,我们教师要做个“岁嘴婆婆”,经常强调。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教学、生活的实际,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学习与生活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身到。心到,时刻为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着想,想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眼到,平时多留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及时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陋习;口到,要多动嘴、多指导、多鼓励;身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做到,有的工作光说不行,还要亲自动手。

不拘小节,难以成大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要从小学低年级抓起,从学习、生活、劳动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2012124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