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报 > 【新教育】以行动突围课堂变革构筑理想课堂,用信仰捍卫教育尊严润泽幸福生命

【新教育】以行动突围课堂变革构筑理想课堂,用信仰捍卫教育尊严润泽幸福生命

2013年09月24日 11:39:50 访问量:688
以行动突围课堂变革构筑理想课堂,用信仰捍卫教育尊严润泽幸福生命
西峰区齐家楼初中校长 段兰峰
作者:段兰峰 来源:庆阳教育信息网   

  齐家楼初级中学始创于1987年,20余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式,我们把改革作为发展的原动力,把实践创新作为提升的内驱力,坚持“立足本真、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以“人格健全、学识广博、实行合一的现代君子”为育人目标,形成了以课改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场,以读书活动为核心的提升师生生命幸福的新路径,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为核心与办学特色,成为全市课程改革的“领头雁”,成为追寻教育本真的“试验田”。这一切成绩的取得,得益于2008年11月4日这一天,齐家楼初中的历史被一群人用新教育的理念和行动而改写。2008年11月3日晚,齐家楼初中的课改“遵义会议”在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召开,新任校长高聚课改义旗,在高度解析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度审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后,成立了课改工作领导小组,以聚焦课堂、研究课堂、突围课堂作为切入点,制定了学校课改发展的中长期规划;4日早晨,全体教师在校长的领誓下,40名老师在课改“遵义会议”会址门前进行了庄严的课改宣誓。这一群人用自己的教育信仰、教育理想、教育情怀捍卫了教育和教育人的尊严,真正走进了教育,走进了课堂,奔泻着生命幸福的课堂是他们不懈的追求与行动指南;这一群人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智慧改写了课堂存在的形态,灵动与智慧的课堂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尽情的舒展,进而改写着充分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的课堂生态。

  走进这所学校,他的课改文化植根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全体师生的生命状态给人一种难以想象的力量,每一颗花草都在尽情怒放着生命的绿意。走进课堂,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通过课堂结构、形态和制度的重构,让课堂教学的质量不因为教师的变动和专业素养的不同而受到影响,让“面向全体,尊重个性”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得以体现。在这里,课堂的每一个空间都属于学生,教师没有权利把课堂资源分配给优秀学生或者自己喜欢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学习资源和展示机会,教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的传道者,而变成学生学习成长的陪伴者、发现者和促进者。走进管理,全校40名教职工、530名学生,领导班子却只有4人,没有任何管理制度,没有班级量化考核,没有教师常规的管理制度,有的是他们虔诚的研究孩子,研究课堂,研究教育的行动感召,这种为教育而生存的生命姿态向外人展示着一种文化和信仰的魅力。

  一、颠覆传统课堂,改造现代学堂

  在认识到学校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在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主要阵地,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学生体验幸福、体验成功的主要场所这一理念下,校长带领全体教师,敞开每个教室的两扇门,砸掉了一直以来象征着师道尊严之圣地——讲台,撤掉了讲桌,原来整齐划一的课桌摆放形式被分组集中起来。课堂上,教师不能再滔滔不绝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闹翻了天的散乱与活跃,杂乱无章的嘈杂与喧闹,无休无止的争吵与躁动,不允许老师们布置任何“正式作业”与课后作业。刚开始不到几天,老师们宣誓时的那种激情几乎被消耗殆尽,刚被鼓起还有些脆弱的勇气堡垒几乎被摧毁,教师们在课堂上无所适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几乎为零,学生学业怎们保证,教学进度怎么保证,学生的学情怎么检测等等,一大堆问题和矛盾直指课改领导小组,一时间,学校工作的所有矛盾几乎都是源于课堂的,但是,校长的一句话又给课改领导小组注入了新的冲动,他说:“课改的方向是绝对正确的,我们矛盾、困惑,问题等等都是方法层面的,我们不能用方法层面的问题来否定课改的方向,我们必须颠覆原来的课堂,使其变为学堂,再去研究、去思考、去革新我们的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问题就是发展资源,困惑就是研究方向,矛盾就是前进动力,有问题、有矛盾、有困惑,说明老师们在思考课堂、在揣摩课堂,于是,课改组在和老师们内心深处的保守与固守中寻求突破口。

  二、和谐互助,当堂达标,构建高效课堂体系

  《未来导报》曾对齐家楼初中的课堂有这样的一段报道:

  课堂上,八(1)班一名学生正拿着教鞭自信大方地讲解数学习题,老师和其他同学在仔细聆听,他们或坐、或站、或蹲,但无论形式如何,他们的表情都是那么的专注,学习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被他们诠释的淋漓尽致。副校长拓俊儒风趣地说:“孔子当年在树下讲学,弟子围坐听讲,无拘无束……”;顿时《论语<弟子侍坐>篇》中“盍不各言尔志?” “鼓瑟兮,铿尔,舍瑟而作” 夫子莞尔……这一幅生动和谐的画面清晰地浮现在了笔者的脑海。八(2)班毛锦彪老师的语文课堂,学生在热烈讨论,脸上写满了兴奋和激动,一位学生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合作探究的成果,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另一名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做了补充。难点在交流中攻克,快乐在学习中绽放。这种张扬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变化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学生独立学习时,遇到疑难问题,先寻求同桌(合作对子)或小组帮助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组间讨论来解决。全班解决不了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帮助点拨释疑。

  “课堂应该回归本真。首先是和谐。讲桌靠边移,教师下讲台;无须举手,自由发言;其次是互助。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性别、性格等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6至8个组际同质、组内异质的“8人学习小组(或者6人小组)”,课堂上遇到问题,先由每个学习个体自主思考、探究,解决不了提交2人组进行研讨,2人小组解决不了提交4人(或3人)小组讨论,再不行就8人(或6人)小组共同讨论解决,简称“842”或“632”学习小组。还有师生互动,答疑解惑;学生的兴奋点就是学习成果展示,学生走上了讲台,写下了自己的想法,并向同学展示,就是让同学读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其中说明白是最高境界。” 谈话中笔者最感兴趣的是取消繁重的课外作业。他笑了笑说:“不是取消作业,而是当堂达标,不留作业。”他还说: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即“六度三性(六度:1、参与度、2亲合度、3、整合度、4、练习度、5延伸度、6、自由度。三性:1、真实性2、兴奋性3、有效性。)评价体系是以学论教让课堂张扬个性,展示生命历程。校长段兰峰寄语《齐楼教研》说:‘和谐互助,当堂达标’ 有效课堂教学实现了合作规模最小化,合作样式常态化,让生命得到尊重,让个性得到张扬,是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是师生共同体验成长和美好生命状态的课堂。

  五年来,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最初为了规范教师的导学流程和学生学习的环节,创立了“五五”有效合作教学模式,即教师导学五个步骤和学生学习的五个环节,即为第一个阶段。2009年9月,“五五”有效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能更好的服务与指导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于是,在课改组根据学校当下的课堂教学精心研究,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第二个阶段,打破模式的束缚,“五四四”有效课堂框架体系脱颖而出,即五个理念体系,四个过程体系,四个策略体系,引领的课堂的进一步发展;2010年5月,在“五四四”有效课堂框架体系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完善、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和谐互助 当堂达标”有效课堂框架体系,包括五大体系,代表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五大体系”具体是:

  (一)理念体系:区别传统课堂的五个特征,让课堂回归本真。个性化教学,互助式学习;讲桌靠边移,教师下讲台;无须举手,自由发言;先学后导,合作展示; 当堂达标,不留作业。

  (二)过程体系:课堂教学过程的四个特点,让教学再现学生真实自然的学习过程。

  1、低起点、多层次 :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寻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起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降低教学的起点。因材施教,适当增多教学层次,分层定标教学。以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追求过程和方法,小处着眼,不跳步骤,不省环节。

  2、小步子,多循环: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安排层次分明,但梯度较小的教学情境,分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激发兴趣,贴进生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多个落点,连贯教学,形成技能。引领学生沿着学习活动的台阶拾级而上,最终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3、常练习、多活动: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练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训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教学中应将每节课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同时恰当地设计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问质疑等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

  4、勤反馈、多归纳:教师对于练习、测评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同时还要强化日结、周测、月考,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

  (三)策略体系:课堂教学的四个策略,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

  1.小组建设科学化,合作学习伙伴化、有序化。科学分组是有效合作的基础,有序才能有效。对学生资源的整合利用是合作学习的核心:“842”学习小组(推荐班额较大的班级),“632”学习小组(推荐班额较小的班级),就是根据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性别、性格等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6至8个组际同质、组内异质的“8人学习小组(或者6人小组)”,分高者号小,分低着号大,每组的1号是组长,每个学习小组再分成两个4人小组(或者两个3人小组),课堂上遇到问题,先由每个学习个体自主思考、探究,解决不了提交2人组进行研讨,2人小组解决不了提交4人(或3人)小组讨论,再不行就8人(或6人)小组共同讨论解决。

  2.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梯度化。问题的质量决定合作的质量。正确处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以疑导思,以问引问,把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新知识生长点、知识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转化为发人深思的问题,促使合作小组深入辨析共同解决,从而达到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使学生能共同沿着“懂一会一对一熟“的途径爬坡,很好的利用课上时间,提高效率。

  3.小组学习任务化,学习任务个体化、责任化。任务的具体度决定合作的高效度。在教师指导下的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课堂上,独立学习是基础,合作学习是补充,小组学习须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而且任务要明确到小组每个成员。在同质组际展开竞争,在异质组内开展合作,教师做好有效的调控、点拨,以实现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4.导学设计精细化,学习过程真实化、自然化。恰当的设置合作点,适当的呈现展示点。让课堂张扬个性,展示生命历程,体现人生价值,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核心,着力构建校本化和学科化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指导下的“五五”有效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四)评价体系:六度三性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学论教让课堂张扬个性,展示生命历程。“六度”:参与度、亲合度、整合度、练习度、延伸度、自由度;“三性”:真实性、兴奋性、有效性。

  (五)保障体系:日结、周测、月考,夯实学生学业质量基础。

  在这“五大体系”的支撑下,学校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变研究教法为研究学法;变讲解型教学为引导型教学;变集中精力改作业为集中精力研究学生、研究学情;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听课为主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变单一的枯燥的接受式、注入式学习为独学、对学、群学、创学;变教师上课忙学生下课忙为教师下课忙学生上课忙。可以说,“和谐互助 当堂达标”有效课堂框架体系是齐家楼初中在课堂教学中的“突围”,是在课改精神指引下在西北地区的突破性探索。

  三、集结理想课堂,凸显人本精髓

  五年来,齐家楼人怀揣梦想,虽是初学步的蹒跚,但是,他们坚信,只要行动就会有收获。先后有兰州市皋兰县、榆中县、平凉市静宁县及全市各县区等近千家单位40000多同行、媒体的关注,齐家楼人始终以饱满的激情、传播着春天的气息,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她是那么不起眼,但却依然不忘带着美好的愿望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改革的力量使她获得了重生,但是前方的路还很长,尽管说“和谐互助 当堂达标”有效课堂框架体系符合了新课改“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基本理念,实现了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构建了全新的课堂教学“学中心体系”;但是“知识本位”、教师隐形的“主控”和技术策略层面的技巧仍是课堂的基本特征,仍然是迈向理想课堂的桎梏。                              

  时代对教育的呼唤,或者是我们对理想课堂的期许,则是以真正“人本”为基石,建构全新的课堂形态的出发点,学生始终站在课堂学习的最前沿,完成自主学习、自我体验、自我知识建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关照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所有的东西都是他们自我体验、自我经历、自我建构得来的。学生不仅仅学会了,而且会学,不仅仅会学,还乐学、创学,通过成就学生从而促进师生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理想课堂,是齐家楼团队不懈和永恒的课堂追求。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