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建立低年级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转载)

建立低年级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转载)

2011年10月09日 08:36:39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989
建立低年级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   2011-6-20 9:27:33    来源:未来导报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由此可见,要当一名好老师,必须善于和学生交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当你和学生关系融洽了,你才能享受到师生成长的快乐,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小学一年级学生跨入学校大门不久,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奠基时期,也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其以后的学习成长中不无裨益。

    一年级学生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刚脱离幼儿园教育,对小学生活不习惯,还保留幼儿园的某些习惯:情绪变化无常,行为动摇不定,喜怒哀乐都豪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自控能力差,纪律观念淡薄。“小红花”情结还很强烈,特别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常常自认为某件事情做得漂亮而来寻求教师的肯定,有当好学生的愿望,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我认为以下几点不可缺:

     一、以爱心包容学生,用榜样教育学生

在我们比较清楚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后,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用爱心包容他们的错误,以宽容引导他们上进。我们要清楚在他们这个年龄段犯错误是很正常的。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也和他们一样或多或少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如果当时接受的是一味的批评训斥,我们要么惧怕而畏学,要么逆反而厌学,长此以往肯定成不了现在的教育工作者,甚至在我们心里留下某种阴影。正是我们幸运地遇到了有爱心能包容的老师,我们才不知不觉地改正了错误,我们也要把这种爱心传递,因为爱本来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当你在处理儿童思想上、感情上、认识上的差错时,一刻也不能忘记每个孩子都有善良的志向和良好的愿望。任何呵斥、任何威胁、任何想挫伤儿童心灵的意图都是不容许的。”可见教师以严责,以训斥,以惩罚在一年级学生身上往往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使师生关系僵化;相反时时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目光,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却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让他们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产生乐学、爱学的动力,也使师生关系更加的和谐。师生情感深厚,教育教学自然而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心能融化学生的缺点错误,榜样则能供给学生进取的强大动力,强化学生的爱心指数。塞内加说过:“教诲是条漫长的道路,榜样是条捷径”,榜样示范是具体的,直观的,一个好的榜样对小学生的影响是迅速的,深刻的,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小学生心里自觉不自觉的榜样无外乎父母亲人、学校老师,研究表明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喜欢把教师作为自己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树立榜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去感染、去影响学生,触动他们的心灵;其次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当中树立榜样,学生每一个闪光点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地应予热烈的肯定,这对学生本人无非是一种巨大的鼓舞,能产生持久的动力;其他同学看到榜样并不是高不可攀,自己能或者稍加努力就能达到,为能成为榜样也会不甘落后。我们不妨设立一个榜样展示窗,不仅把班级里学习,劳动,体育等比较突出的同学树立成榜样,而且还可以把进步快、孝敬父母、红领巾佩戴整齐等各方面有亮点的同学展示出来,让他们的“小红花”情结得到满足,树立快乐成长的信心。投桃报李,他们也会认为教师是重视他们,欣赏他们,乐于与教师接近,师生关系自然融洽。

    二、重视语言艺术,把学生当朋友看待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艺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非比寻常,我们平时和领导,和朋友,和同事,和家人讲话或多或少都会注重,然而与我们的学生讲话却忽视最多,随意性,情绪化,生硬性显而易见。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恰恰要我们注重教师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说话的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

   施展教师语言魅力前需明确一年级学生是我们对话的小朋友,是需要更多关爱的小朋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心平气和与学生对话。他们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有感性、有灵性、有理性、活生生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我们不妨多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好吗?”“以后不这样做,好不好?”这些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不用或慎用“老师要考考你。”“以后少犯这样的错误!”“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那样子不行!”等居高临下的语言;多用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没关系,你大胆讲。”“你的看法很独特,比老师的还要好。”“你分析得头头是道。”“你想一想,肯定会说好的。”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不用或慎用 “今天,老师教你们课文。”“你要认真想才行。”“你真笨!”等生硬冰冷的语言。而象“笨蛋,看你那熊样!”“把嘴闭死!”“我看你没救了!”等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恨铁不成钢的习惯性语言,刺激性的、负面性的词汇,只会拉远师生之间的距离,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应坚决杜绝这种语言“软暴力”。唯有平等而富有感情的话语,才是孩子的阳光,教育的生机,才是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氛围的源泉。

   课外时间与学生聊天是做学生朋友,增进师生感情的一条捷径。小学生好动,其中特别好动嘴巴,总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趣事、新鲜事和他人共享。如果上课相互讲话势必影响课堂纪律,教师为什么不在课间、课外深入其中,和他们相互聊聊天,让他们释放释放呢?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然而有些教师认为深入学生就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其实不然。我以前也持这种观点,一下课就往办公室跑,直到有一天我听到有学生说:“我们的李老师不爱我们,今天我穿这么漂亮的衣服,她理都不理就走了!”我愕然,学生是多么希望和我接近啊,而我却拒他们千里之外!经过反思,课后我尝试着摸摸这人的头,夸夸那人的服饰。渐渐的,学生就和我七嘴八舌的聊开了,话题包罗万象。有趣的是有好几个学生甚至放学后还舍不得回家,非要缠着我多说几句话。由此,我也逐渐悟出些门道,把一些道理在不经意间用通俗易懂的话讲给他们听,看他们的眼神,我就知道效果比平时好得多!

三、及时把持适当的鼓励与评价。

在师生交往中,老师的表扬或批评往往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许会直接左右着师生的感情,影响着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

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上课不听,作业不做就成了家常便饭。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

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说错,即使做错了也不挖苦、讽刺学生。学生怕说错遭到老师责骂,长此以后就甘愿当课堂上的“哑巴”。对回答问题有误或说错话的学生要耐心帮助指导;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

总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我们足够的耐心和决心,需要我们长久的体察和研究,更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