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列宁学校高效课堂系列报道之三
华池县列宁学校高效课堂面面观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积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人人学会学习,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是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目前的课堂会呈现以下特点:
学生说的多了,教师讲的少了
教室内学生分小组相对就座,课堂上人人都按照老师分配的学习任务,激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时不时的学生讲起来了,教师下“台”了,学生上“台”了。
“过去课堂上学生有问题不敢问、没有机会问,现在如果有疑惑,随时可以向老师提出,也可以和同学讨论解决。”“大家都在讨论,谁也不好意思睡觉,老师讲的没有原来那么多、那么系统。”“现在一节课过得真快,上台展示的机会总是那么少,不够用。”
导学案用的多了,课本用的少了
导学案印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预习任务,并引领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通过小组合作,选取最想展示的内容做好准备,课堂展示给全班。课堂主要围绕着课内探究展开,学生根据探究中的问题通过组内研究探讨、互助合作、成果展示、参与互动点评逐步完成学习内容。
课堂上,学生翻书少了,用得最多的是导学案,导学案分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当堂训练、巩固练习四部分,学习目标、预习提纲、知识点、重难点都一一罗列,所有的学习任务清晰明确。
导学案上教师针对课堂知识点设计各种类型的习题,有效地拓展延伸问题,必要的知识补充,通常会有效调控,边学边练,基础课当堂基本解决,只留少量作业;常识课当堂全部解决,课后不留作业,学生课堂上思考练习的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下课后自主发展的时间得到了真正的偿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地开展了。
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了,囫囵吞枣现象减少了
高效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提高综合能力。小组讨论,虽然看起来比较花费时间,但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思考理解的知识,比老师讲授更容易牢记,学习能力自然提高。让学生展示成果,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书写等能力,在展示中,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知道如何更好地完善自我。
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自卑现象减少了
课堂上学生轮流发言、上台展示,得到了同伴和老师的点评,增强了自信心和应变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适应课堂。同时,小组内互帮互学,发言代表小组不是个人,胆小同学自卑心理慢慢消除了。
撰稿人:高 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