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常态课上成公开课
本期,教务处组织了教研组长引领课、高效课堂研讨课、县级课堂教学选手推荐课、校级教学能手示范课、新教师上岗课等课例的听、评、议活动;同时,第六轮小学督导陪同工作组听了汇报课,加之教研组“每周一课”、“推门听课”,督查常规课堂教学听课,笔者共听了40多节课,感触颇深,想法多多:部分公开课变了味,走了样,成了演出课、作秀课,有悖教学要求,一定要改。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一味“消灭”,或者因噎废食。
我们要“消灭”的是那些为公开而公开,甚至是重复课、演出课、作秀课;而对那些名副其实的、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好课,非但不消灭,还要大力推广,以此引领高效课堂向良性发展。毋庸置疑,好课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能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现在,我们有些公开课“出轨”了,其主要原因是有些人的认识“出轨”了:一是一些人一味追求新、奇、异,在形式上搞多余的创新,呈现污浊的亮点,用无效的手段……特别是教研组评课前的说课,由于教者不做充分准备,没有学生参与,教师的表演成分也就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教师出新、出奇,想方设法吸引“观众”的眼球。二是一些教师对公开课的心理渴求标准太高,甚至近乎苛刻。而忽略了公开课也是“课”,同样要面对全体学生、面临课堂上的种种“意外”。三是教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逼迫”自己去“作秀”,千方百计在“尽善尽美”上下功夫。
所以,公开课要改变现状,还得从观念入手。
一要更新教师观念,改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不合标准的一律“拿下”,作秀课、演出课自然也就无藏身之地了。
二要在公开课安排上根据实际做些调整。例如,临时公布承担者,会有效避免重复课、作秀课。
三要引导教师用平常心对待公开课,本着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原则,不求全责备,不乱发议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多看优点、多提建议,少定“莫须有的罪名”,从而减轻授课者的思想压力。
四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公开课做课教师就是请“大夫出诊”,为自己“把诊问脉”,本着有则改则,无则加勉的心态对待评议。
总之,我们要把公开课上成常态课,把常态课当做公开课上,让每节课都经得住推敲,都能让学生发展、进步。
撰稿:高发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