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列宁学校优质课评选工作总结
为落实“1237”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给全县初中优质课竞赛选拔选手,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教研水平,搭建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依据校历安排,于2011年10月8日至11月8日举办了本学期优质课评选活动,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参赛教师由教研组评比推荐,学校统一竞赛。二是全员参与、参赛面广辐射各学科。三是实验器材、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频率高。四是年轻教师有了长足进步。本次活动收获颇丰,参评课不乏可圈可点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宣传到位
教研室下发《关于开展全县初中优质课竞赛活动的通知》后,学校结合校历安排制定了《列宁学校优质课竞赛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和评课小组,对评选活动也作了周密的安排。我们本着全员参与、公平、公开的原则,先广泛的动员宣传,再由各教研组推荐参赛选手,教师参与积极性高。
二、坚持原则,严格把关
根据我校历安排和华池县教研室初中优质课评选通知要求。学校按照实施方案,在10月8日至11月8日之间,先后经过教研组初评、推荐。学校在此基础上,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个组,历经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语文和数学、英语优质课的评选。在整个评选过程中,广大参评教师都对所教科目课程进行了认真、充分的准备,并认真设计了教学方案。评选过程中让评为感到欣慰的是,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他们的课堂教学渗透着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组织活而不乱,教学手段和方法新颖独特,师生关系平等融洽,学生参与积极充分,教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精神饱满,富有激情,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评价组本着发现人才、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认真评选,共评出一等奖3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5人。为了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探索“355”模式课堂教学的真谛。学校对获奖教师进行了表彰奖励,并推荐刘玉花、尚金霞、王省红三名教师参加全县优质课竞赛。
三、取得的成绩
1、参赛教师准备认真,虚心求教,广泛征求意见。有经验的教师毫无保留地指导,使活动真正起到了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作用。许多参赛教师精心准备,反复推敲,认真完善,体现了一种优秀的钻研探究精神,同时也是一种健康学校文化的体现。
2、课堂教学导入有特色,注重德育渗透,注重情感教育,师生互动好,教学亲和力强。
3、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思维的激活。能较好地根据教学内容调控学生情绪状态,上课感染力、感召力强。
4、对教材挖掘深,目标明确,量度合理。重点把握处理得当,难点突破有办法,课程设计实用合理。
5、教学方法灵活。分组教学、情境教学、讲练结合、启发引导等运用熟练,能较充分地体现以学生为主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6、注重知识的传授、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三个维度的课堂体现。
7、课件制作方面,取材丰富、广泛,追求实用型,追求美感,富有表现力。能把抽象的、静态的、枯燥的知识直观、形象、鲜活地呈现给学生,能较好地起到多媒体辅助教学、深化教学的目的。
8、多数教师教学基本功有了较大提高,教态自然大方,板书设计规范合理,语言规范,简练生动。实验器材得到了广泛使用。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次优质课评选过程中,虽然采取层层推荐的办法,但就参赛的范围和质量来讲,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1、音体美、信息技术学科没有参赛选手,没有达到全面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
2、个别青年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够深刻。教学目标过大,课容量 “超饱和”,以致学生消化不彻底。
3、是部分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没有把多媒体教学与板书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总之,本次活动不单是对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年轻教师发展路途中的一个标杆,充分体现了示范、引领的功能。激励了教师钻研业务的热情,更大程度的促进了我校的教学教研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提升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