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图形》第一课时点评
授课教师:王省红 点评教师:高发
本节课的设计通过学生“感知——抽象——体会”来获取知识,遵循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现简单点评如下:
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这节课王老师从欣赏图片入手,让学生先感知数学图形的美。再观察、交流,抽象出几何图形,层层深入,逐步从生活走向数学;后面的巩固练习,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判断实物与各种几何图形的联系,又把数学融入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处处有生活,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新课标思想。
2、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王老师把学习的权利放给了学生,从开始图片欣赏,到抽象几何图形,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自学概念,再到学生运用自己的体验归纳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与联系。整个教学过程,都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主学习,真正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符合我校“三五五”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了还时间与学生,发挥了学生主体地位。
3、关注每个学生发展,培养审美情趣。
本节课从导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检测、作业分层布置,都关注了每个学生,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思想,给人人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积极、自信、健康的审美情趣,并适时的渗透德育教育。
探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从教材来看,这是初中第一次接触立体图形,可以多选些精美图片,借助多媒体把课上得更生动、有趣,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本节课有点欠缺。
2.立体图形中都包含有多个平面图形(点、线、面),这一点分析有点欠缺。
3.教师对学生还有点迁就,不敢完全“放手”。
4、建议让学生通过折纸、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立体图形,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体验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培养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