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 者:戴瑜
班级:七(2)
时间:4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有关《资治通鉴》、司马光文学常识。
2.有感情朗读课文,注意“卿”、“更”、“遂”、“涉”等字的读音。
3.翻译课文,积累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4.分析吕蒙性格特征,理解本文的主题。
过程与方法:
1、朗读体验。让“读”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
2、探究交流。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翻译课文,积累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本文的主题。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出示目标。
1.故事导入:
三国故事中有“刘备借荆州,有借不还”的故事,想来大家都很熟悉。后来,孙权、鲁肃都想要夺回荆州,终不能如愿。直到刘备令守荆州的关羽率主力攻樊城,孙权一看机会来了,命一个人为大将军,率兵袭取荆州。这个人非常有才智,他命手下将士穿上白衣,乔装打扮成商人,以白衣渡江之计智取荆州,并且在麦城擒杀了关羽。这么厉害人物是谁呢?他就是吕蒙。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从小家境贫寒,没有机会学习,但是后来为什么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习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2.出示目标
二、检查预习。(完成导学稿第一题)
1.《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
2.司马光,字君实, 北宋时期著名的 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三、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教师范读。
2.点名几位学生分句朗读。
3. 教师点评,强调“卿”、“更”、“遂”、“涉”等字的读音。
四、二读课文,翻译课文。
1.一边读课文,一边翻译课文。
(要求:首先,组内成员独立完成,提出问题,组内讨论解决。然后各小组提出问题,全班解决,教师讲解)
2、检查学习情况
(采用文白互读的方式,一学生读原文,另一学生用白话文进行解说)
3.巩固练习,强调重点文言字词。(完成导学稿第二题)
五、三读课文,读出语气,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问题探究:
吕蒙关于读书前后有什么变化?文章哪些内容具体表现他的这种变化?(用文章中的语句回答)
2.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
六、课堂练笔
“吕蒙读书前后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迪?”请写一段话,发表你的见解。
七、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摘抄到读书笔记上。
2.完成随堂配套练习。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