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课改视角】公开课到底在“秀”谁

【课改视角】公开课到底在“秀”谁

2011年12月08日 07:55:02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942

公开课到底在“秀”谁

**** 2011年11月18日   来源:中国教师报

  我们常说“以学生为主体”,而且也常常以此为课堂评价的标准。但细细观看当前的公开课,却发现,往往我们津津乐道的却是与此相反的一个概念——磨课。从个人的观察来看,磨课,损害的是学生,光亮的是教师。

  曾听过一个朋友抱怨,他执教公开课后遭到领导的批评。因为他没有按原先的教学预设去上这节课。

  原来,上课之前他并没有机会接触到学生,因而对学生的基础一无所知。而到上课时,他吃惊地发现,这篇课文学生已经上过了。怎么办?他决定临时调整教学,将生字词的学习去掉了,直接切入到课文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多地关注学生读写的结合。

  上完课,他还为自己能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而兴奋。没想到还没等他兴奋劲儿过去,就被领导狠狠地训了一顿。

  领导批评他的重点就放在为什么临时调整教学预案。他向领导解释,学生已经学过这篇课文了,再按预案去上,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煎熬且毫无意义。但领导不听这一切,告诉他“学生虽然已经上过了,但还是要按新课的模式去上”,言外之意,还得再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生字词等,再搬出来“秀”一次。

  最后,朋友很受伤地抱怨道:“都说要‘以生为本’,为什么到了公开课、竞赛课之类的就不行了呢?”

  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是啊,公开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思来想去,所谓公开课,其实绝大多数时候是展示。展示谁?教师。也就是说,从根本上来说,开设公开课的目的是展示教师的风采。有着这样定义的公开课,怎么能同时兼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因而,传统的公开课,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应当打破常规,及早转变。(本文作者名字系网名 乡下人)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