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
列宁学校 漆正拓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要依法行使自己的建议权和监督权;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能依法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3、能自觉履行公民的政治义务,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2、难点: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与中学生的关系。
教学准备:制作幻灯片、搜集案例、图片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案例分析、整理笔记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关于钓鱼岛的图片,引出:(1)游行示威是一种什么权利?(2)爱国是履行哪方面的义务?(3) 我们应该如何表达爱国之情?
出示课题:《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二、师生互动大课堂
(一)出示学习目标
(1)什么是政治权利
(2)如何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
(3)积极行使政治权利(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
(4)如何正确行使政治权利
(5)国家安全的含义
(6)维护国家安全的原因
(7)如何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
(二)自主学习(用2分钟时间完成第一到第三个问题,一和三独立完成,第二个问题8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三)交流展示(生展示,教师补充小结)
1、生展示第一个问题,教师补充总结。
(1)教师补充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并据此回答课前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抗议日本当局的钩岛行为而举行的游行示威是公民享有的一种政治权利)
(2)据(1),大屏幕出示我国宪法中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生据此规定总结我国公民具备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所需的条件,师评价小结并提出问题:在座的同学们目前有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据生的回答引出第二个问题)
2、生展示第二个问题,教师评价总结,并强调监督权和建议权,引出第三个问题。
3、(1)生展示第三个问题,师大屏幕上出示答案。
(2)大屏幕出示案例,生回答案例中主人公行使监督权和建议权的渠道,师小结评价(能够独立完成的生独立完成,独立完成有困难的讨论完成)
(四)【活动一】请你来判断
1、大屏幕出示教材第84页四幅图片,回答: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内容,哪些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方法是错误的,并说出理由。
2、交流展示,点拨释疑,小结评价。
3、大屏幕出示课前第三幅图片(砸日系车事件)并解说案例内容,回答:如何看待这种行为?(生回答,师点拨小结,并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表达爱国之情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五)【地图维权】
1、大屏幕出示{微软:MSN地图上竟分裂台湾中国}的案例,据此回答:地图的完整与否与国家利益的关系?
2、生讨论交流展示,师点拨小结并引出国家安全。
(六)1、自主学习,回答学习目标中提出的第五和第六个问题。(独立完成)
2、生展示,师小结,并导出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据2回答课前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爱国是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4、(1)【案例分析】屏幕出示关于薛峰泄露国家秘密的案例,据此回答问题:(1)薛峰因“窃取国家机密罪”而获刑八年说明了什么?(2)这件事给你什么启示?(3)青少年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各小组讨论回答)
(2)生讨论交流展示,师点拨小结。
四、当堂练习(见课件)
五、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教学设计理念清晰,以案例、问题为载体。选取案例并配合相关的问题,以生活为主,引导学生归纳出材料的观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我也注意到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基本上都能参与到我设计的活动中来。通过这一节课的尝试,我认识到,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会比老师强加给他要有效的多。
不足之处:
对教材内容的深度、高度把握不够。本节课未能更全面、深刻挖掘教材内涵,只停留在对教材表面的理解、概括上,只是对教材作简单的演绎。在我的观念中,我一直认为初中的政治教学就是要求学生能回归到课本,在课本上找到语言概述的层次,从未想到要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本上没有表述但包含的内在深刻的道理。这样的话就不能让学生明理,学生就不会动情,情感教育就没有落实到政治教学中,充其量只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回答试卷上的问题。没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更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科素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多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内在内容,研究如何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能易于理解,真正从明理到动情再到践行。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