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乡镇中学,重庆市丰都县仁沙中学曾创下中考“十四连冠”的奇迹。然而,这所领跑当地教育的农村中学,又一次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试图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完成学校新的嬗变。 该校校长冯永权说,他们要完成一种“质变”,实现高起点下课堂的“华丽转身”。 ●“为什么要改?” 仁沙中学课改之初,一个学生找到冯永权:校长,你就直接让我做题吧,让我讲不行,做得好题已经足够了啊。尽管冯永权很快说服了这个学生,改变了他的想法,但是这件事对校长的触动很大。 冯永权用朴实的重庆方言告诉老师们:这哪还是学生啊,分明是考生嘛。“人为什么要治病,答案很简单,因为那个人病了。同样,我们之所以要课改,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也病了。” 面对广大教师的徘徊、迟疑和不理解,主抓课改的学校教科室主任陶洪刚也耐心地做起教师们的思想工作。在他的督促下,仁沙中学每位教师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教学路。 一位老师无限感慨地说,尽管我们连续十几年初升高成绩在全县农村中学中排第一,送出去的优秀学生数不胜数,但是,辉煌背后还有着多少被伤害的心灵?那些后进生有多少人去关心过?即使是那些培养出来的所谓的精英,能站出来把一个问题说清楚的有几个?三年读下来,不知道贝多芬、凡·高,不知道《红楼梦》的人又有多少?这样的教育能不改吗? “只有怎么改的问题,没有改不改的问题”。仁沙中学对“改”字共识达成。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即便因为课改,考入重点高中人数下降也没关系,因为考入重点高中并不是教育的全部意义,培养更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让他们成为这个社会真正的塔基更重要。 为什么要课改?仁沙的回答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或许没给孩子们高分,但却让他们赢得了一生。” ●寻找课改的支点 改是一定的,如何改?在注定充满坎坷与荆棘的道路上,仁沙中学如何实现改的突破? 仁沙中学以“发展性学习五环节教学”为切入点,尝试改变每一个孩子的生命状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性学习五环节教学”研究,真正实现了每一个学生“学得进来并且学得好”。 用课堂模式引领和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仁沙中学从课堂入手,创设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拓展迁移——反馈检测”的五环节课堂流程,而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学校也时刻遵循发展性学习的特征。 以语文学科为例,发展性阅读最具代表性。师生也因此研究出五步阅读“攻略”,使阅读有了“目标发展规划”。 第一步是带疑初读。教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个人独立学习、小组合作自学、教师引导自学;第二步是质疑探读,是学生在对基础知识有一定感知的基础上深入、集中地探讨解决核心目标相关问题,教师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地充分关注过程、效率、方法引导;第三步是释疑导读,小组合作展示,引领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展示的面尽可能广,方式尽可能多,创新性展示,老师对展示时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或点拨;第四步是拓展扩读,采取尝试、合作、展示的步骤,引领学生思维拓展;第五步是矫正评价、反馈检测,教师全面地检测学生的学习程度,对课堂查漏补缺,督促学生达标。 执教初一年级的仁沙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吴雪莲老师介绍,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努力回归语文原本,探讨阅读学习的特点、规律、途径和方法,教学重点则放在拓展扩读上,大力鼓励学生们去阅读与教学文本相关的文章、书籍,从而实现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与语文学科相似,仁沙中学数学学科的“分层教学”、英语学科的“阶梯式教学”等设计,也都是在统一模式的引领下,针对具体学科的特点,从“五环”设计出发,开展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实现了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 仁沙中学还提出了清晰的课改路线图,即从模式出发,一年探索,两年推广,三年成特色。采取优秀教师帮助落后教师,捆绑评价的方式,最终促进全部课堂的高效。 ●课改引发的质变 “我们的学生变了”,这是仁沙中学很多教师课改后谈得最多的一句话。 不少老师说,学校“九连冠”时,学生们觉得累,不少学生中考完后都会小病一??;到“十二连冠”时,不少学生中考完后,开始纷纷撕书…… 课改一年后,大家看到了仁沙中学的另一幅景象:学生不仅会做题而且会分析、讲解,很多时候比老师讲得还精彩;后进生不再厌学,他们感受到了老师和同伴的关爱,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学习的快乐。更难得的是,学生们喜欢上了质疑、争辩,甚至常常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 仁沙中学每月都要进行“仁中娇子”的评选。2010年4月,一位名叫雷霆的孩子与其他5位同学一起被评为新一期的“仁中娇子”,这在学校产生了不小的轰动。2009年秋季入校时,口吃、性格内向的雷霆语数两科成绩相加只有24分。仅仅半年之后,雷霆创造了奇迹,不仅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个封闭、自卑、怯懦的孩子因为课改而改变。 以雷霆为代表的诸多学生的变化,每天都在给老师们带来惊喜,让他们感受到了课改的巨大能量。学??翁媒萄У奶剿鳎谋涞牟唤鍪钦庑┖⒆拥难胺绞健⒀白刺?,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状态。 在路上,且行且思。曾经十几连冠的辉煌,曾经日光加灯光、白天加黑夜、汗水加泪水的策略,曾经老师无效劳动多、学生能力差、学生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的痛苦,此刻都已被甩在了身后,完成了课堂华丽转身的仁沙中学,在那转身间,留给自己和其他学校的是诸多的思考,仁沙中学面临的也将是一段更加漫长的课改“旅程”。(李炳亭 洪湖)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