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案
列宁学校 高 明 彦
教学目标:能通过对话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和社会意义,教育学生鄙视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丑恶言行。
教学重难点: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分析人物形象特征;
三、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和社会意义。
课前准备:
1、自录变色龙的特征介绍和背景介绍;
2、 实物标本 朗读磁带 投影图片(人教版第三册配套内容)
教学方法:
听读法 分析法 讨论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题,简介背景
变色龙,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随着四周物体的颜色而改变。脊椎动物,四肢稍长 ,运动极慢。舌长 ,可舔食虫类,表皮下有多种色素块,能随时变成不同的保护色。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小说《变色龙》,请听作者写作背景录音介绍。(放录音,板书课题:变色龙)
《变色龙》,作者,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本文是他的早期作品,发表于1884年。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被谋杀,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为了保证统治者的安全,沙皇大大加强了警察的权力,建立了恐怖的警察统治。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了解内容
过渡语:刚才我们听了本文的社会背景介绍,所写的是发生在军警宪兵当道的俄国警察统治时期的一件事。下面我们再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语气、声调要符合人物身份、地位及当时环境;注意删节号所表示的停顿、省略、转折等语气,看本文描述的是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故事。(放课文朗读录音一遍)
回答:
1、 课文朗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语言描写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生动逼真。)
2、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出示投影图片)
a、概括画面内容
第一幅:警官广场巡视
第二幅:警官审案遇难
第三幅:警官终审判决
第四幅:警官结案离去
b、 小结: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处理广场上狗咬人的案件。
(板书:奥楚蔑洛夫 狗 咬人)
2、 课题和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善于改变自己的态度。)
(板书: 善变)
3、 作者为了表现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对话描写)
4、 主人公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请同学们边看课文边完成表格。
5、 分类变化次数,狗的主人,对狗的评价 ,对赫留金的态度
1 不知是谁 野畜生、疯狗、弄死 肯定被狗咬了
2 像是将军的 小狗 是钉子弄破的,鬼东西
3 不是将军的 下贱胚子 受了害,绝不能不管
4 是将军的 名贵、娇贵的狗 混蛋,怪自己不好
5 不是将军的 野狗、弄死算了 (不予表态)
6 将军哥哥的 不赖、怪伶俐的 早晚要收拾
教师边订正边板书:
小狗 名贵、娇贵的狗 不赖、怪伶俐
野畜生、疯狗 下贱胚子
野狗
三、分析课文,讨论总结
1、主人公对狗的评价和对赫留金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六种观点,五次变化?
(主人当官 官官相护 板书:警官 将军哥 当官的 赫留金 老百姓)
2、由此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联系板书看投影片,讨论)
(板书:看风使舵 阿谀逢迎 专横跋扈 欺压百姓)
3、作者为了突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还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它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以脱穿大衣作掩护,掩盖了他惴惴不安的恐惧心理和出尔反尔,强作镇定的尴尬窘态。板书:忠实走狗)
4、我们从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中,可以看出俄国当
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讨论)
(经济衰败 人们麻木 官官相护 欺压百姓 板书不平等符号: )
5、讨论:假如你是一位法官,该怎样断这个案?
6、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变色龙》这篇课文,认清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丑恶嘴脸,看穿了沙皇俄国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我们作为新中国的青少年,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努力学习。
四、目标巩固训练
附板书设计:
狗
变
(警官)
色 奥楚蔑洛夫 咬
(善变)
龙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