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杜郎口中学 李维博 目标点击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能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预习指导 一、初读,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记一记:字音、字义、字形; 措施:初读课文时,建议学生边读边圈画生字生词,小组合作,利用工具书解决; 特别注意:金銮(luán)殿 蟠(pán)龙 鎏(liú)金 妃嫔(pín) 湛(zhàn)蓝 击磬(qǐng) 2、说一说: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在介绍故宫时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说明顺序有时间、空间和逻辑。) 二、细读,进一步分析和理解课文。 1、小组合作,当作一个导游团来对整个故宫介绍。可以由组长为总导游,介绍整个线路,每一个同学对于某一个部分具体介绍。教师给每个小组安排一块板面,学生可以边画边练习讲解。, 2、重点研读 精读5——8段,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写太和殿的文字 a、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内 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位置、功用 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 、先中间后两边 说明方法:列数字、摹状貌 b、作者为什么重点解说太和殿?为什么强调中轴线和“龙”的图案?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处处饰以龙形,且建于中轴线上,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特点。 三、学以致用,学生在学习了本文写故宫的写法后,结合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来搞一个小小的创作。 可以介绍自己的书桌、书包或者铅笔盒;也可以介绍自己的村庄或自家小院;还可以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教室; 展示方式 一、教师导入: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二、总体概括: 说一说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章在介绍故宫时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三、文本分析 小组交流,组长把关,筛选有价值的分析内容及疑难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建议,把预习的问题重点展示。) a、导游展示故宫景点; b、分析本文说明重点和说明方法。 四、学以致用 |
【打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