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盛旺,男,汉族,中共党员,63岁,大专文化程度,原五蛟兽医站站长。先后获得“全国十大兽医先进人物”、“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基层畜牧三站管理先进工作者”,被市县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农民技术员”等荣誉。
马盛旺有三件宝,手术包、欠“账本”、荣誉证。
手术包,那是他在甘肃省畜牧学校毕业时,因学习成绩优异,老师赠送给他的。43年来,这个手术包伴随着他的行医之路,不分白天黑夜,翻山越岭,给山区老百姓家里的畜禽诊治,输液、做手术,挽救了1800多只畜禽的生命,为1300多农户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欠“账本”,他给老百姓家里畜禽看病,用药、收费都是最便宜的,但还是有付不起医药费的老百姓,他就免费提供医药,并把处方单保存下来,日积月累,就变成了一本厚厚的“欠账本”,现在,这个账本,变成了他的纪念册。
荣誉证,他为人谦虚低调,43年来获得的奖杯、荣誉证书都被他压在箱底,从不炫耀张扬。为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五蛟乡政府曾要在他家建立荣誉展室,被他果断拒绝,最后乡政府只好把展室建在了政府档案室里。
2012年底,年满60岁的他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他并没有回老家安度晚年,而是选择在五蛟乡街道租房居住,继续发光发热,免费服务周边的群众。他是养殖户心中的“华佗”
2、敬业奉献 王雅丽:莱州飞来的爱情鸟
王雅丽,女,汉族,中共党员,28岁,本科学历,南梁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她先后获得甘肃省“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先进个人、庆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甘肃省优秀导游”、“庆阳市优秀导游”等荣誉。一位来自海滨的姑娘,破茧化蝶,6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讲解员。为了让讲解更富趣味,她深挖陕甘革命历史,编写红色小故事,学唱红色歌曲,编排快板词,穿插于讲解中。6年来,她为近8万人(次)游客提供了讲解服务,圆满完成了甘肃·南梁首届红色旅游文化节、省十二运圣火采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等大型活动的讲解任务,并光荣参加了中央、省、市工作组的接待服务讲解,多次得到肯定和赞扬。
3、见义勇为 田占军:智救落水者的英雄
田占军,男,汉族,中共党员,47岁,乔河乡火石沟门村村委会主任。2014年4月10日上午,他在柔远镇张川村米面加工厂磨面,突然听见一阵急促的呼救,寻声跑向水库,见一女子正在水中拼命挣扎。不会游泳的他,就近快速找来绳索和木椽,投向落水者,但对方没有反应,他大声呼喊让她抓住木椽,再次使劲将木椽扔了过去,恰好砸在她的肩上,她一把抓住木椽,田占军快速拉动绳子,将她救上了岸。
4、诚实守信 梅怀成:二十八年的“痴情”守望
梅怀成,男,汉族,中共党员,74岁,小学文化程度,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看护员。在看护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的28年间,清清白白,默默坚守。夏季修渠除草,冬季防火铲雪。他的老伴患有白内障,右眼失明,他自己也患有哮喘和关节炎等疾病,却依然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视管护陕甘边区政府旧址为己任。他总是说:“前人管护,后人受教育,只要有口气,我就管护好这里,也算自己一个心愿吧……”老人的这份心愿,缘于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深厚情怀!
5、敬业奉献 张富钰 桥山脚下的育桃人
张富钰,男,汉族,华池一中高级物理教师,47岁的他,面容平和、目光坚毅,在咫尺杏坛上播撒青春,默默耕耘27载,教学严谨,成绩骄人。十多年连续辅导高考,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辅导的学生有300多人考上大学。2013年,所带班级高考成绩超市平均线50多分,二本上线53人;2014年所带班级63人,二本上线61人,北京大学录取1人,创校历史记录,他因此名声大震,市内外学子纷纷转入他麾下,探寻高考捷径。
他常年坚守在教学一线,每天工作14个小时,做20道题,批120套试卷,上4节课,积劳成疾,2007年后半年患上左眼视神经缺血,在西安住院期间,经常打电话指导学生学习,安排班级工作,最后提前出院自己吃药治疗。因用眼过度造成眼球充血肿胀,,视线模糊,但他还是边治疗、边上课,最后学生主动要求他住院,并自觉组织上课,在他的感召下,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努力。
6、敬业奉献 曹 昀 情系百姓的好院长
曹 昀,男,汉族,中共党员,现年45岁,大专文化程度。他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为家乡办一所好医院。他先后担任过乔川、怀安卫生院院长,到2013年6月,他被任命为元城中心卫生院院长,上任时,没有临床医生,年业务收入14万元,欠外债20万元。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暗下决心要将医院建好。他多方奔走,筹资建立了外科、内科、儿科、中医科、检验室、心电图室、B超室、X光室、手术室等科室,医务人员从9人增加至17人,医院的年业务收入增至70万元。他带领公共卫生服务队,入户为村民做免费健康体检。实行药品、设备采购公开化,药品零差价销售,不让农民多花一分钱。2014年5月,他荣获庆阳市“十佳优秀院长”荣誉。
7、助人为乐 张文颖: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张文颖,男,汉族,中共党员,60岁,县慈善会会长。年逾花甲的他,急人所难,扶危济困,先后争取资金 179万元、项目 8 个,募捐慈善资金335.4万元,组织召开救助大会6次,发放救助金150.9万元,救助困难群体1081人,协调长庆油田安置劳务下岗工人180名。他筹措资金,为基层4所学校维修校舍1800平方米,添置体育器材128件,捐助图书240套,为师生做服装130套,还多次同油田单位协调为山区小学拉煤80余吨。他启动了“朝阳助学”、“夕阳扶老”、“爱心助残”、“康复助医”、“情暖万家”、“为民济困”6个慈善项目,使华池的慈善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
8、助人为乐 张彦彪:一路倾洒爱心的筑路人
张彦彪,男,汉族,38岁,高中文化程度,庆阳延庆路桥公司董事长。2013年9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兴学助教”先进个人。2009年,他成立了庆阳延庆路桥建筑有限责任公司。5年来,纳税2511万元,成为全县的纳税明星企业。修通村公路468公里,工程优良率达到80%,合格率达到100%,在修路中,靠近路边的学校、农户的连接道,他都修筑且分文不取,连接起来有2公里,按造价算有100余万元。2013年,他设立了“延庆奖学基金”,每年拿出6万元对华池一中各年级前20名学生给予奖励。2014年,向温台小学捐款10万元,购买电教设备;向考入北大学生尚丽捐助1万元;向高考文理科状元捐赠1万元,向体育局举办的中国搏击王者——走进南梁2014陕甘宁武术搏击大赛捐资5万元。从2009年至今,他已累计向社会团体捐赠200多万元。
9、敬业奉献 何建功:电力战线一尖兵
何建功,男,汉族,中共党员,37岁,先后被评为“甘肃省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甘肃省电力公司优秀农村电工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他担任运维部主任6年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提高工人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一次安全事故和习惯性违章操作。指挥保电人员圆满完成了高考、国庆、十二运圣火采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等大型活动的保电任务。他推行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局属9座变电站2012年全部实现无人值班管理,运行一切正常。2013年,强降雨导致我县15个乡镇100余处电力设施受损。他临危受命,带领抢修人员迅速启动抢修预案,集中力量,连续奋战72小时,恢复了供电。
10、孝老爱亲 路甜甜:嫩肩撑起一个家
路甜甜,女,汉族,17岁,上里塬乡黄塬村村民。她从小被身患残疾的养父母收养,全家4口人,父母亲和大伯都患有侏儒症,父亲患有严重的关节炎,高度近视,大伯精神错乱、行动迟缓。2009年,她的母亲突发脑出血,经抢救保住了生命,但从此生活不能自理,12岁的她担起了照顾一家人的重担。她每天既要做饭洗衣干家务,伺候瘫痪母亲吃喝拉撒,还要种地种菜干农活,养家糊口,稚嫩的肩膀生生撑起了一个家,一撑就是5年,5年来,她无怨无悔,对父母大伯的照顾无微不至,在她的悉心照顾下,母亲的身体状况持续好转,在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家里盖起了新房子。“只要能照顾好爸爸、妈妈和大大,让一家人好好地过下去,我就很满足了!”这是17岁的女孩路甜甜在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2013年,得知她生活的悲苦,她的亲生父母带着钱,找到她,想把她接回去,却遭到了她的拒绝,她知道,她走了,这个家也就完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