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园地 > 家校互动的重要性

家校互动的重要性

2010年11月11日 21:05:23 来源: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157

家校互动的重要性

家长委员会发言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处于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时代,处在一个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家校合作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综观现在的家校合作,我谈几点粗略的认识。

一、有利于家校真正了解孩子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有人会说,“知女莫如母,知子莫如父”,家长难道还不了解自己的亲骨肉?其实不然。有的孩子在家里是一种表现,在外面又是另一种表现,在父母面前是一个模样,而在外人面前又是另一副模样。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撒谎、假装和表里不一了。做父母的如果不细心观察,不听取多方意见,往往会蒙在鼓里。如有的孩子把在外偷的东西谎称是同学给的;打架了,就说是别人挑起的;逃学了,就说学校今天放假了;有的在外鬼混,到放学时也背着书包佯装上学回来;有的假借同学之间讨论作业,而实则抄袭;假装闭门学习,而实则看黄色书刊、玩,或干脆睡大觉……凡此种种,父母不留心是很难识破真相的。俗话说,“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谁家的孩子谁家爱”。因此,知子最怕的是一“爱”遮百丑,或者是爱一点而不及其余,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而对孩子的缺点,则“大化小,小化了”。

知子是教子的前提。家长教师只有互动加强联系才能准确把握孩子的道德品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如我班曾有这么一个女孩,她老是向同学借钱,后来既然向我借钱,第一次说是父母在外地,她坐车去没路费向我借钱;第二次说自己生病了,爸爸在外地打工没寄钱回家,妈妈没钱。鉴于这种情况,我联系了她家长,才知道她骗了老师和家长。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同一个孩子,对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有不同的敏感性;反过来,不同的孩子,对同一种方法的反应也不相同。如我班里有位徐杰同学,因为学习成绩一般,很少引起我们老师注意,有一回我接到他母亲的电话,她抱怨这孩子在家一声不哼,很难沟通。但在与学生的交谈中知道他其实挺幽默的,而且个头不高的他拿到了短跑冠军,为班级争取到荣誉,在学生中挺有人缘的。当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他家长时他们说什么也不相信,后来通过交谈他父亲意识到,可能是他粗暴的教育方式导致了这一结果,他还保证今后要民主的与孩子沟通,保持与学校的互动,因此,家长教师要依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加强家校联系能更快更准确的了解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有的心理学家将人的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的人一般热情积极,易于感动,情感反应强烈,有毅力,办事迅速而坚决,言语明确。这种气质的人易自负和傲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不要轻易激怒他,而是要锻炼孩子的自制力,让他能沉着冷静地处理事情。多血质的人易动情,但情感易变,他们动作敏捷,姿态活泼,有生动的面部表情,表达力和感染力都很强,但易表现为轻举妄动,缺乏耐心和毅力。面对这种气质的孩子,可以给孩子多种活动 的机会,布置稍有难度的任务,让孩子能将精力用在正当的活动上,并学会克服困难。粘液质的人,感情不易发生和暴露,但一旦发生,就非常强烈深刻。这种气质的人动作缓慢,遇事谨慎,耐力强。若属于这种气质,应注意不要轻易刺伤孩子的心,要耐心细致地照料和教育孩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考虑和做事。抑郁质的人一般多愁善感,他们对喜悦体验不深,对忧愁体验却深刻持久。这种人一般动作迟缓,遇事不果断,然而,他们思维透彻,想象丰富。对这种气质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体贴关心,避免在公开场合大声指责孩子。要根据孩子的接受力,提出适宜的要求,让孩子树立信心,勇敢地前进。总之,孩子的气质类型不同,教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家校只有保持长期的互动联系才能真正了解孩子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我们教师也很有必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育孩子

二、有利于家校及时掌握了解孩子心理动态,保护他们的安全。

一提到家校互动的内容,我们想到最多的就是老师与家长商量孩子的学习、老师关心孩子的生活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现代人的生活理念的不同,家校互动也必然向深层化方向发展。学生的学习、生活、生理、心理问题都是我们讨论的内容。看看下面的一则案例:

开学不久,我发现住校生里多了位新成员,我纳闷这孩子父母都在城里怎么……,而且近段时间经常迟到,纪律委员反映他上课常睡觉,舍长反映他有夜不归宿的习惯。可这孩子上学期学习很用功,每天都是早早来,怎么新学期老是迟到?一天,他又迟到了,我发现孩子心情郁闷,忙问:“吃饭了吗?”孩子摇摇头。“你先进去吧。”我赶紧去买了两个馒头,送进教室。孩子正在早读,说什么也不吃。“快吃吧,肚子饿着怎么上课!”

我利用课余时间了解到,孩子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常常吵闹,为了孩子跟谁生活,到哪里读书,夫妻老是吵个不休,后来干脆把他送去住校,谁也不管了,试想出现这样的家庭问题,孩子心情如此糟糕,上课还能有精神吗?

下班后,几位老师去了孩子的家里,与他的父母谈话,希望不管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尽可能不要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心理负担……父母了解到孩子每天在学校的表现,为自己的鲁莽行为而懊悔不已。慢慢地,老师多次和风细雨地做家长工作,与他们讲孩子的成绩优点,谈孩子的心理变化,使孩子的父母决定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如果老师不做过细的工作,说不定现在这孩子还生活在痛苦中。

看来,家校互动时,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话题也应该是多方面的。作为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平时应该多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善于打开孩子的“心锁”。

新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必须改变,“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老师建立友好联系,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这就充分说明在新课程背景下,家校互动已经呈现新的态势。我想:当我们合理地开发教育资源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新理念。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