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大失误
家长会学习材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久前,参加中央综治办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的闲散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通过对2千余名未成年犯和1千余名普通未成年人调查资料的分析比较认为,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误。
该项调查列出了未成年人日常学习生活中涉及的学习功课、健康、体育锻炼、与同学交往、师生关系、业余爱好、思想品德、吃饭和穿衣、花钱、心理状况、闲暇活动等13项内容,考察了父母对孩子是否关心、关心的程度。
统计结果表明,未成年犯和普通学生的父母对孩子关心方面的最大差异,非常突出地表现在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不同。普通学生的父母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关心程度最高,都排在13项内容之首,而未成年犯父母对这方面的关心程度都在第4位之后,说明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德是为人之本”的道理,“重智轻德”的教育价值观使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出现致命的失误,以致孩子在做人最基本的问题上栽了大跟头--孩子尚未成年便走上了犯罪道路。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的关键问题。现在有许多父母往往是一想到培养孩子成才,就很自然地联系到智力开发,一讲到家庭教育,认为就是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对于孩子如何做人的起步教育则忽略不管。
事实上,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未成年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所以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家庭教育的特点来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往往是统一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所以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比任何教育载体都更具优势,关键是父母要提高认识,社会也应当对父母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现代家庭教育面临三大变化
如今,传统的大家庭邻里相伴的格局被独生子女小家庭的独居所取代,孩子与祖父母、亲戚的关系由朝夕相处转变为节假日的相聚,电视、网络信息和电子游戏的快速普及,割断了孩子之间亲密的交往机会以及与社会更多的接触机会,其结果使孩子增强了对小家庭的依赖,同时又失去了以往多子女家庭、邻里大杂院时特有的安全感。
在家庭中,往日贫困、拮据的生活加在孩子身上的责任与义务渐渐被淡化,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多的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而不要求他们为家庭做什么贡献。与此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物质享受,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少孩子渐渐失去了过去的孩子那种为家庭出力做贡献所带来的自豪与信任,取而代之的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与孤独感。
这些现实问题给家庭教育带来了三大变化。一是家长心态变了。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培养出现了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致使孩子普遍出现了能力差、无责任感的现象。二是孩子成长环境变了。成人对孩子的影响在加大,孩子对成人的依恋心理在加大。三是孩子的生活内容变了。在电视机和游戏机前长大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慢慢地,孩子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增加了与父母的矛盾,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如何来应对这种现实,教育和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呢?王利生建议,首先,家长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家庭教育中,没有哪个家长能做到随时随地、无一遗漏地教育,但只要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努力的去实践,就能更好地发挥孩子的潜能。其次,家长要给孩子的自信发展定位,即认识到孩子的能力与价值,能够自识、自律、自控,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倾听、分享,能够对日常生活有计划性,对是非做出判断。再者,要给孩子在家庭中承担有价值角色的机会,这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孩子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信息只是“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要好好学习,不给我添乱就行”,那孩子就感觉不到自己在家中的价值。没有发言的权力,只有学习功课的权力,孩子就会丧失很多实践、体验、感悟生活的能力与责任感,同时会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给年轻父母提出30条建议
1任何时候都对孩子满怀希望;
2经常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让孩子感到在家里很快乐;
3经常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不要泼冷水;
4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
5父母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6不对孩子说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坏话;
7能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8不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
9当别人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不护短;
10正确面对孩子的“为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
12每天都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13每天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14鼓励孩子主动做事,即使失败了,也认为是值得的;
15经常和孩子讨论各种问题,加强双方思想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16.孩子有话对你说时,不管你多忙也要耐心倾听;
17批评孩子时,允许孩子辩解和反驳;
18不对孩子说“就你笨,什么都不会做”之类的话;
19 一般不强迫孩子,给孩子自己选择和判断的机会;
20对孩子许诺的事,说到做到;
21欢迎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玩;
22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需求;
23在家里,给孩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24给孩子买玩具不宜过多和过于高档;
25不要动不动就恐吓孩子;
26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
27 家里有大事,尽量征求孩子的意见;
28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与孩子算陈年老账;
29不要纵容孩子的攀比心理;
30不要对孩子不闻不问或放任自流。
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
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群体中很难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学困生”,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帮助他们脱“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在教育实践中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扬起前进的风帆。
一、播下爱的种子,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信心
成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才会对取得成功充满渴望,才能去拼搏,去奋斗。“学困生”平时很难听到教师或同学的夸奖,对他们来说受责备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和自尊心。作为教师对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给他们关心和爱护。对他们要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平时多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常对他们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不要怕,大胆试一试。”这对“学困生”来说,就意味着老师的重视、关怀和期待,从而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
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则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困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如:好学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学困生”经过订正才做对的,也要表扬、鼓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地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地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
三、科学评价,体现个性差异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重视,就会愉快、积极,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即使他们做错了,也不要全盘否定,更不能讽刺、挖苦,而要就事论事,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他们想办法战胜困难。在衡量他们的进步时,要因人而异,不能和好学生相比,因为有些“学困生”根本无法达到优秀的成绩,只能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拿现在的成绩与原来的成绩比。如这次考试比上次多了5分,就要表扬,使其认识到有努力就有进步,同时再给他们提出新的要求,使他们在看到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压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体现个性差异,客观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重智轻德重身轻心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孩子对父母的家庭教育不满意、不买账,80%问题少年与不当家庭教育有关。这数字足以令家长反思,你会爱孩子吗?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华教授日前在哈尔滨为家长们上了生动一课。他说,常听家长说现在为孩子太操心:吃要讲营养,学要上重点,穿要讲高档。自己辛苦付出不少,换回的却常常是孩子的逆反、抱怨。经过长期研究,张教授将目前中国家教分为五种类型:权威型社会地位高,经济条件好,有能力为孩子成长提供全程呵护,因此在孩子面前一言九鼎;专制型对孩子低关心、高控制,形成“猫鼠”关系;溺爱型高关心、低控制,家长是仆孩子为主;放任型低关心低控制,不主动与孩子及老师沟通,被动接受孩子失控状态下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民主型有适度关心,适度控制。
五种类型家长可能文化水平、社会地位有差异,但家教中存在着三大共性误区,那就是重身轻心、重智轻德、重他律轻自律。家长们对孩子身体健康关注格外高,有了头疼脑热不惜找名医用好药。但当孩子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烦恼、挫折可能产生心理问题时,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与关注。家长眼中只有分,考得好,全家欢喜,其他诸如意志品质、思想修养等道德层面问题可以“一俊遮百丑”;考不好一无是处,看不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其他优点,不注意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保护。家长还尤其爱给孩子立规矩,不许看电视、不许出去玩等等,强制孩子执行家长主观意志,不给孩子讲清或根本没有能力讲清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不给孩子自律的机会,“看管”中长大的孩子还可能沾染撒谎、欺诈等恶习。
鉴于此,专家提醒家长重视家教中的人格教育和健康情感培养,通过点滴小事锻炼孩子顽强意志品质。只要开发出了孩子潜能,让他在健康快乐中成长为社会有用之人,这同样是成功。
追究一流的让学生喜欢
家长放心的培训学校
素质高超的师资
学校教师一律实行聘任制,面向全社会聘请优秀教师,现聘教师全部具有本、专科以上学历,而且都具有教师任职资格,他们既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又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在常规学校教育的基础上,精心论证,开设有: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电脑、写作等兴趣小组,每一学习都有规范的教学计划。
给孩子们自主选择的权利: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可先试再定,一旦选定要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学好。
一切为了孩子,一切方便家长,让家长满意放心是我们的服务宗旨。
明日之星的口号是:百年树人 创造非凡校。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