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问题 寻找差距 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列宁学校关于落实县局常规督查反馈意见的方案
华池县教育局常规工作督查组对我校2012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地督查。工作组认为:我校办学理念新,管理趋规向好;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且落实比较到位;班子团结务实,分工明确;《列宁学校2012—2015年发展规划》、《列宁学校红色教育三年规划》(2012—2015年)、《列宁学校2012—201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三年规划》文本规范,绘制了学校的发展蓝图,推进策略具体可行;质量意识强,常规落实到位;活动内容多,德育成效明显;教研常态化,课改稳步推进;创建举措实,校园和谐发展。这些对全体师生是极大的鼓舞,对我校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有莫大的鞭策作用。
在受到肯定和鼓舞的同时,我们更看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衷恳的建议。反馈材料中指出的问题和建议高屋建瓴,言简意赅,字字中的。引起了校委会成员的高度重视,针对问题进行整改责无旁贷,对照建议思考,只争朝夕。为此,我们召开专门校委会认真解读县局反馈意见,深入反思,归类梳理,研究制定本方案:
一、整改目标
1、把问题建议当做磨练意志的砺石,督促发展的动力。将问题归类梳理成线,切入到点,认真分析诊断、坚持理性思考,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措施。
2、从历史积淀寻求办学特色,反思红色教育品牌创建工作,把红色教育“十个一”活动课程化,有针对性的成立学生社团;把高效课堂打造持续化,坚持教师培训“十个一”系列活动,落实“1237”教师培养计划;内化学校文化,形成鲜明个性,彰显办学特色。
3、班子成员把握宏观,观察微观,直面难关,实施学校文化传承,红色品牌打造,教师专业成长,校本课程开发和高效课堂打造等核心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强力打推行“条块管理”体制,建立校本培训,校本教研自我研修的的校本长效研修机制,整体推进课改进程,研名课、推名师,创品牌。
4、紧紧围绕全县教育例会精神、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精神、全县安全紧急会议精神开展工作,管理中强化责任意识,分工协作,突出学校管理抓班子,教学管理抓课堂,德育管理抓红色,学生管理抓细节。坚持发挥班子成员“沟通、服务、引领”作用,教师团队抓好“常规、细节、过程”,强化学生“知道、做到、做好”,力争实现管理“规范、精细、科学”。逐步形成班子集中精力抓教学,提质量;抓德育,树品牌;教师集中研课堂,提效率;学生集中精力学功课,练素质。
5、争取各级部门的支持,积极筹措经费,落实学校建设规划,改善办学条件;适时维修旧址、窑洞,处理景文楼漏水现象,强化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教育,落实《学生安全管理一日流程》,确保万无一失。
6、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集思广益,制定并完善学校三个长远发展规划,力争使我校在三年内发展成一所文化高品位、教师高素质、教学高质量的品牌学校。
二、整改措施
(一)、抓学习。
1、学政策、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加强“十八大”精神、教育法规政策、新课改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讨学习是教职工学习的主要方面。学校紧紧围绕“1237”教师培养规划和“十个一”自训研修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培训、观看课改教学实录影像资料,举行校级教学能手评选、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落实教研组会或年级组学习会制度,把各项学习任务落到实处,纳入年度考核。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引领校园读书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建设书香校园。
2、积极开展培训活动。采用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议,同课异构等方式,使教师尽快掌握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要善于向兄弟学校学习、向成功学校学习,学习他们成功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勇于反思,坚持经常反思教育行为,反思教学方法,反思办学实践,反思得失成败。在学习中进步,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多方筹措经费,创设条件,选派教师到外地参加各类学习培训,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创设有利条件。
3、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改进方法,提高效能。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明确形势、任务,自觉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干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增强服务大局、服务教育、服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理念,促进工作,提高效能。
(二)、抓队伍。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建设首先要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廉政建设,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让教职工感受到发展的希望。其次,突出领导作风建设,领导班子要降低管理重心,多深入年级组、课堂、班级、宿舍、食堂等工作一线,多了解真实情况,多发现问题、多研究解决问题。把工作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到实处。第三,管理层要按照分工找准位置,工作不越位、不空位、不错位。第四,领导班子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反思工作得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抓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通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能。特别要加强校本培训,尝试例会前的“十分钟论坛”活动,增强学校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教育动员教职工要把学校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甘于和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其次,加强紧缺学科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和专业成长创造一切便利条件,重点培养爱学习、能学习、善学习的教师,争取在短期内使教师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能力有提高和突破,尽快培养出一批名师和教学骨干,引领教育教学工作。第三,加强教风建设。重点突出师德建设、事业心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勤学、善思,仪态端庄,语言文明,为人师表,谦虚谨慎,钻研业务,掌握本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在备课、讲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考试等环节中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全面落实常规要求,潜心研究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思想实际,大胆管理,及时教育,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循循善诱,正面引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切实发挥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开展“我最喜欢的老师”评选等活动,激励引导教师爱岗敬业,爱生乐教。
(三)、抓管理。
1、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逐步完善教育评价办法;重视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坚决禁止乱定教辅资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违纪行为,一经反映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加强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以严格的纪律规范学生;以优美的环境陶冶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活动引领学生。首先,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对班主任的选派、培养、使用、考核奖惩、职称晋升等方面要作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学校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方面继续向班主任倾斜,形成工作导向。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德育论坛等活动。其次,学生教育管理要突出教育疏导职能。要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做到“毛毛雨”经常下,力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第三,抓好仪容仪表、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和自强自信心教育。把养成教育和自信心教育当做学生德育工作的大事来做,要常抓不懈。仪容仪表和行为规范看似小事,但反应了学生所思所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学生的思想行为活动和价值取向。在养成教育方面重点抓好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引导工作。为自信心不足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舞台,培养学生自信心。力争1-2年内创出路子,创出品牌,能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肯定和信赖。
3、抓制度落实。首先,做好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要把落实制度当做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实现科学管理、公平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行为和办学行为的大事来抓。在执行制度上要动真碰硬,扶正压邪,形成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的管理格局。各项工作要按制度按程序运转,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办事程序。其次,要制定工作细则,要从点滴抓起,从细节抓起,从环节抓起,工作要责任到人,要有质和量的要求,完成的好坏要有评定的标准。第三,要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工作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规范档案资料,要经得起检查、监督和推敲。
(四)、抓课改。
1、抓教学常规管理。首先,做实常规七查工作。即查教学计划的落实;查教案的编写;查课堂教学的改革;查作业布置和批阅;查辅导;查各类考试;查听课评教情况。七查工作要定期公布,客观公正准确,作为年度考核和评优选模的重要依据。
2、强力推进新课改。全面贯彻落实《庆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精神,推行新课改,没有商量的余地,没有等待的时间,没有观望的空间,没有后退的路子。持续实践打造高效课堂品牌,修订完善《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从理论水平上提升,从课堂教学上改革,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因地制宜、多元化开发。逐步规范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教学,以课改促质量
3、加强教研教改工作。教教务处要紧紧围绕《列宁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深入研究,大胆实践,全力推进我校课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形成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高效课堂模式。加大教研课题立项、研究工作,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召开教职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把自己对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学生教育工作的思考谈出来,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科学决策,出谋划策,提供支持。
(五)、抓建设。
1、抓项目工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及上级部门支持落实校园建设规划工作,向教育局、红色旅游管理局汇报,寻求帮助适时维修旧址和景文楼,消除安全隐患,向当地政府寻求帮助接通校园供暖管线,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打造优美的校园文化,是打造红色教育品牌的抓手之一,是全面育人的辐射源。因此,学校决定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当做发展的一件大事来做。安排专项经费,抽调专人负责策划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使校园墙壁说话,花木育人,环境影响人、氛围陶冶人。要建设良好的“四风”,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只争朝夕、凝聚人心的红色校园文化,达到师生言行举止文明,行为习惯良好,人际关系和谐。同时,要重视并做好校园绿化美化和亮化工作。要让师生在校园感受到文化气息和文化魅力,能受到鞭策和激励。
2012年11月29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