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阴历年末岁初,人们历经一年的辛劳,值此冬尽春至之时,都需要歇一歇,认真隆重地庆祝一番。因此,春节是庆阳人一年中最大、最重要的节日。
自古以来,每到农历年关将近,人们总要穷一年之力,购置所有过年之用,如大肉、瓜子、花生、糖果、蔬菜、新衣,以及香、裱、蜡烛等物。除夕日,人们要穿上新装,在上午贴上春联、“门神”。吃一桌合家团圆饭,请回祖宗牌位。傍晚,要祀奠祖先,然后,高悬长明灯,燃放鞭炮、礼花,叩拜尊长。受叩拜的尊长向全家老幼散发“押魂钱”(押岁钱)。之后,全家以土暖锅为主聚食,啃骨头,以示“咬鬼驱邪”。聚食中,全家老小欢聚一堂,畅谈至次日凌晨,名曰“坐夜”。至天将亮时,要燃放鞭炮庆迎新的一年的来临,称“接神”。初一大早,要陈设香烛、肴馔以祀诸神。从除夕到正月十六,讲究日日祭祀,即“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
初一,是拜祭家族长者的日子,此日家家户户要吃面条或饺子。早饭后,各人按辈分、年龄互往家族长者中拜年,受拜长者依次给子孙们散发“押魂钱”。同时,有宗庙、影图、家谱的大家族,更要先行拜祭逝去的列祖列宗。
初二,开始在亲友中互相登门庆贺。一般是男先拜舅家,女拜娘家。如果是新婚夫妻,须先双双登岳丈家拜年。从初一直到二十三,都算是“年期”,凡上门拜年,讲究“手不空”,即必须带拜年礼返回时,受访亲友亦要“回礼”,即回赠一定的礼品。在“年期”,凡登门拜年,亲友必须设酒饭招待。酒饭质量和数量因家境有别,但一般都会倾其所有,至少也要装个土暖锅待客。
初七,谓之“人七”,一大早,全家要吃拉魂长面。凡探亲访友者,该日一律暂停一日,云“七不出”,即初七日不出门访拜亲友。已出门住在亲友家的,又有“八不入”,即初八日不回家之说。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