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新教育领航向 课程改革谱华章

新教育领航向 课程改革谱华章

2018年01月30日 20:58:23 访问量:2429

新教育领航向  课程改革谱华章

——华池县列宁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纪实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盛大的遇见;那么,新教育实验就是列宁学校的最美庆典。列宁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迷茫期邂逅了新教育,2013年开启了新教育实验之路,学校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探索新教育实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理念引领,把握方向

“点亮一名教师,就能点亮一批孩子。我们的新教育实验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灌输,而是通过研训驱动,实现价值与意义的自觉认同与践行。实验初,通过印发学习材料、举行专题培训、选派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新教育思想的田野精神、草根情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理念让老师耳目一新。其实,新教育的思想理念、行动抓手、发展愿景与我校的课改追求一脉相承。我们竭力寻求契合点,高位嫁接教育思想、系统凝练思路,有机整合新教育“十大行动”,以“1410”红色教育工程和“135”模式高效课堂改革为抓手,探索新教育实验。经过持续实践,达成了“新教育实验不但不影响质量,而且能整合资源,激发兴趣,有效助推质量提升”的共识,点亮了教师的心灯。

二、巧妙嫁接,践行实验

“教育创新充满无限契机和无穷乐趣”新教育实验旨在以文化塑造团队、以活动丰富体验,以课程提升教育与生活的契合度。我们的新教育实验,不是简单的贴上标签,不是十大行动简单的拿来就用,而是根植学校特色的有效融合和积极行动。

(一)借力共读共写共成长平台,营造书香校园。

千尺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营造书香校园”三大行动一脉贯通,我们有效融合,同步实施。

1. 引??叛M际槭?,设立班级流动图书室、校园开放图书柜,给教师发放业务图书……让所有的教室都成为阅览室。举行经典诵读竞赛、红色故事演讲、师生读书沙龙、读书经验交流、读书征文评选等主题活动,开展读书标兵、阅读之星、书香班级评选,激发诵读兴趣,赋予班级专项读书活动奖励经费,激励引导师生广泛阅读。

2. 读。实行阅读定时间、进课表,开设读书笔记作业,校长亲自管理,教务处、语文学科组协作实施,定期督查、阶段验收,携手寻路子、出措施,专人考核、强行推进。催生了杂志漂流阅读活动、家校共读活动、定期交流活动……

3. 写。创新周记形式,可以写所见、所闻、所想及学习、生活的点滴,也可以写读书心得体会?;冀淌ξ⒆有葱牛春乜?,鼓励教师和学生坚持记录生活的轨迹、人生的反思,创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4. 讲。实行课前3分钟演讲,举行故事演讲赛、辩论赛等阶梯式口才训练活动。升旗仪式、节庆活动主持均让给学生担任,红领巾广播站,班级轮流担任撰稿、主播任务,锻炼学生口才,展示学生风采。

(二)创新“135”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新教育倡导的“构筑理想课堂”是“135”模式课堂改革的目标追求,为此,我们把“135”模式课堂改革持续推进,努力打造开放且富有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

1. 减负增效。实行“135”模式课堂改革。取消传统的教案,实行导学案;取消语文、政、史、地、生、科学等课外作业,实行单元活页作业,有效保障了学生课堂上思考练习的权利,偿还了课后自主发展的时间,每周二、三、四专门安排班本课程、校本课程教学,实现了减负与增效的双赢。

2. 突出主体。创设环境,烘托改革氛围。改变了传统的课桌摆放方式,实行学习小组制。实现了电子白板“班班通”,小组配发了磁性展板,辅助课堂教学;学生利用展板和多媒体展台把预习成果、需要解决的问题向全班展示,学生讲起来了,教师静下来了,为师生创新教学搭建了平台。

(三)推进每月一事,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对教育的灵感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推进每月一事、聆听窗外声音、家校合作三大行动都源于生活。恰好红色教育“1410”工程的范畴,只要稍作延伸即可融合实施。

1. 抓养成。从“学会吃饭”“学会过马路”“学会礼貌用语”等常规做起。把“每月一事”与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结合起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与红色教育“十个一”结合实施,拓展外延,为红色教育增光添彩。

2. 重实践。开发公益性社会实践课程。聘请公安、消防等专业人士做专题报告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学习方法讲座,举行组织社区卫生保洁、主题宣传教育、扶贫济困、重走长征路、“爱要大声说出来”、春耕文化、南梁之“四季”、“水滴杯”公益志愿服务队等体验式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

3. 创特色。创建红色阵地文化。开辟学生作品专栏,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班级专栏、学习园地中,相互学习、欣赏,举办学生才艺大赛、京剧脸谱制作展评等主题活动,树立榜样,增强自信心。

4. 深辐射。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转变观念,纠正陋习;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做讲座、与学生同台演出、教学生绣香包、包粽子……重温当年的求学情景,激发情感共鸣。召开家长委员会,共商学校发展大计;面向社会举行大型活动,使家长触及学校的巨大变化,寻求支持。

(四)建设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

积极建设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室,让每个人的素养都能在课程中得到提升,让每个生命都在教室里丰盈、成长。

1. 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建设体系,制定《列宁校本课程建设方案》挖掘本土资源,编印《千秋星火耀童心》、《红星照耀陕甘》、《长使丹心贯日月》校本教材七种,3000余册。在全面整合课程,根据教师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打破学科壁垒,追求“共生效应”,开发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生活职业、拓展延伸五大类29种课程,丰富了课程内涵,形成了“1+5”课程体系。尝试走班选课,利用早晨和下午两个时段进行授课,避免了特长师资短缺带来的矛盾,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学习一技之长。

2. 缔造完美教室。贯彻“完美教室”理念,构建班级文化体系,师生自主设计的完美教室应用而生,一个个富有寓意的班名(追梦班、墨香班、远航班、云帆班、凌云班……),特色的文化符号(“班歌”、“班训”、“班徽”、班级名片……),一幅幅精彩的书法作品,一张张富有童趣的剪纸、绘画,一件件奇妙的科技小发明、小刺绣,引人驻足观赏;一首首童谣朗诵,勾起了童年的思绪……书香墨韵为教室增添了文化色彩,器乐弹唱给教室赋予了生命活力。

3. 生成课程文化。尝试把艺术教育与校本课程整合实施,寻求艺术教育和文化课教学的融合,不断编织与生成课程文化,以此培养学生兴趣特长,提升人文素养。在校园网开辟卓越课程专栏,师生随时可以上网浏览、学习,充分展示课程建设成果,不断编织与生成课程文化,彰显课程特色。

(五)建设数码社区,提升师生素质。

1. 整合优质资源。及时更新网站板块,链接资源??椋⑿1咀试纯猓唇用翁檬德迹奖憬淌Ρ缚巍⒉樵淖柿希迪至擞胖首试垂蚕?;开辟了教师共读共写栏目,搭建了交流平台,开通校园微信公众平,建立QQ群,让师生通过网络学习和交流,在操作与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应用能力。

2. 建立教师博客群。实现微博空间“人人通”,要求每周最少上传一篇原创日志,内容可以是教学心得、读书感受、人生感悟、教育叙事等。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研究、交流与反思,通过博客记录教师成长历程,学校网站再次被评为全国十佳网站。

3.实行活动引领。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培养学生兴趣,适时举行“随手拍”摄影大赛、“水滴杯”摄影大赛等活动。

三、锐意改革,成就“师生”

开展新教育实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特长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内涵发展。如今,走进课堂,学生争先恐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教师忙碌点评、指导,师生激情碰撞的和谐场面令人留恋;洁净的校园,热情的问好和洋溢在师生脸上的快乐、真诚、阳光,让人心生感动。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华优秀文化传承艺术学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甘肃省德育示范校、首届甘肃省快乐阳光示范校园项荣誉,办学事迹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新教育实验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而我们的工作,还处在实验阶段。历经课改洗礼的列校人将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躬行实为,让新课程改革促质量提高,让新教育实验,助力生命精彩启航!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