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建议国家设校车安全工程专项资金给予西部省份资金支持
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当日就我省校车安全工程向国家督导组进行汇报,据介绍,目前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共有336.7万人,其中就近入学的220.8万人,寄宿学生82.7万人,乘坐公交车上学的29.03万人,乘坐校车的8.2万人;幼儿园幼儿共有42.49万人,乘坐校车的4.62万人。全省现有校车1733辆,其中义务教育学校校车1254辆,幼儿园校车473辆;学校自备校车392辆,校车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校车1310辆;符合校车标准的校车149辆,不符合校车标准的校车1584辆。
据了解,我省校车安全管理分三种模式进行,首先是“河东模式”。地处陇东的庆阳等地在借鉴省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购买专供欧美市场、安全性能优良的专用校车,成立校车运营公司,专门用于接送学生上下学。教育与公安部门联合建立校车监控中心,为所有校车安装了GPS定位仪,对校车运行情况实行全天候定位监控,确保车辆安全有序运行。此外,在我省河西地区采用“河西模式”,通过政府补贴运营单位车辆的方式,由各县(区)运输公司统一安排所属车辆开通周末接送班车,采取周末错时放假等形式接送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定车次、定时间、定学生、定线路、定站点,各相关学校建立接送台账,指派教师负责乘车接送、清点人数、组织学生上下车,确保每位学生安全乘车。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学校自备校车。全省现有学校自备校车392辆,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和一些民办幼儿园,由学校自主购买校车,自行聘用驾驶员,配备学生照管人员,主要用于在上下学时段和周末接送学生乘车。各中小学幼儿园均建立了驾驶员资质审核、运营线路登记备案、车辆定期维修保养、学生乘车信息台账等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校长、教师、家长的安全监管责任,确保学生乘车安全。除此外,就近入学的学生主要采取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或短途客运班车等方式上下学。
将从三个方面加强校车安全管理
针对我省目前校车状况,王嘉毅在汇报中表示,《校车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半年来,虽然在贯彻落实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但还不够深入、广泛,还存在很多问题: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需尽快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格局;全省各地工作开展不尽平衡,部分市(州)尚未制定校车使用许可和校车驾驶人审批管理的具体规定。部分县(市、区)尚未根据当地学校分布、需要校车服务的学生人数和道路交通状况等,制定符合实际的校车服务方案、过渡期交通安全方案,“以县为主”的校车安全管理机制有待建立;个别市(州)建立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的协调机制的步伐缓慢。对此,省教育厅向国家督查组建议加强民办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
据悉,《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未纳入幼儿园校车管理相关内容,但由于多年来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等原因,各地普遍存在民办幼儿园为吸引生源购置配备校车的现象,且校车数量大、隐患多,特别是校车数量不足与接送幼儿需求较大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这对校车的运营安全带来了很大的潜在隐患,建议国家就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作出相关规定。另外,校车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道路路况、车辆性能、驾驶员资质、运营单位资质、师生安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教育、公安、交通、安监、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建议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在公共交通无法到达的地区,大力改善道路安全状况,为校车安全运行和学生上下学乘车提供基本保障。为保障义务教育学生乘车安全,我省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实施了校车安全工程,但由于寄宿学生多集中在偏远山村且居住较为分散,加之部分地区存在路况差、机动车无法通行等特殊情况,由运营公司提供校车服务或实施校车安全工程发放乘车补助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议国家设立校车安全工程专项资金,给予西部省份资金支持。
信息来源:兰州日报 孙亚斐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