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课改路在何方
在“洋思风”吹遍教育的大江南北,“杜郎口风暴” 一浪高过一浪之时,列宁学校通过分析实际、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制定了“355”模式课堂改革方案,大胆付诸实验,于2010年拉开了高效课堂改革的序幕,2012年集中研讨修订为“135”模式,经过三年的实验,课堂参与率越来越高,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越来越灵活……教学质量逐年提升!高效课堂改革获得了全体教师的认同,但由于教师流动较大,新上岗教师比例越来越高,课堂反弹严重,改革进入了迷茫期,敢问课改路在何方?
盘点是为了再出发,我们相约在课改路上。
寻找课改行动力
“课堂孕育生命,行动改变教育”,这是列校人课改的宣言,春寒料峭的三月,列校人重拾利器,于2014年3月23日召开高效课堂课例专题培训会,组织教师观看武汉常青实验学校的生命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进行行动力培训,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打造进程,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高效课堂须加速前行
从“135”模式课堂框架出发,探索“135”模式高效课堂教学的流程,寻找学案导学的操作规程,锁定“135”模式高效课堂改革目标,凝聚课改共识,矢志不渝的实验探索,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涉及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推进新教育实验,实施素质教育,高效课堂改革正在加速前行。
众人划桨开大船
我校“135”模式课堂改革,不是只停留在打造几个名师的层面,而是要把全体教师的行动统一到课改上来,大部分教师已经经历了全县高效课堂现场会的洗礼和磨练,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无不浸透着课改思想,在他们的引领下,全体列校人正以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齐唱着《众人划桨开大船》,迈步在新教育实验《希望的田野上》,我们坚信列宁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天会更好》!
供稿:教务处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