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改驿站 > 兰州二十中“分组教育”新模式让师生共享成功

兰州二十中“分组教育”新模式让师生共享成功

2013年12月24日 10:48:28 访问量:826



出处: 鑫报

138****633708.jpg

兰州二十中学的教学案分组教学课堂

◇记者 许丽/文图

  鑫报讯 接触过美国教育的人都知道,美国的中小学校每个班大概20个学生左右,上课时,大家围在一块儿,老师带着大家讨论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老师在学生面前非常活跃,学生在老师面前也毫不拘束。尤其是在座位编排上,很随意,师生之间的距离都显得很近,整个课堂气氛显得活跃而有效,这与传统的整堂课都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而学生则埋头笔记的教学方法相比,的确是天壤之别。

  近日,记者在兰州第二十中学,见到了这种高效课堂,学校把真正的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变各自为战的独立学习为合作探究学习;变消极完成作业为主动积极快乐学习,而实践证明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成功的,在2012年全市教育质量评价中,该校中考五科总分与上一年相比提高69.46,摘掉了稳坐“倒数三名的帽子”,前进了11个位次,办学绩效和推进率在36所市级示范性中学位列第一。

  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课题:第十六章复习课”

  “主备人:邱云雁”

  “学习目标:掌握第十六章相关知识点”

  “学生活动:自主复习10分钟,根据老师提示,回忆相关知识……”

  这是兰州二十中进行的一场生物复习课。与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的是,二十中学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的专用讲桌成了学生的报告席和演讲席、传统的教室布局也被打破,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桌后滔滔不绝发号施令,大部分学生或惟命是从,或如“鸭子听雷”的现象一去不返。讲桌的位置移到教室的一角,就像开大会领导作报告时的报告席,也好像是综艺节目主持人所在的席位。每天课前的展示阶段,让展示的学生,主持人站在这个席位上或主持展示活动,或诵读,或展演。学生成为拥有讲桌的主角,教师成为欣赏者,倾听者,参与者,探究者。教室的三面墙上,全被黑板所“占领”,学生们可以随时在属于自己“阵地”上展开演示,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学生座位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面对面而坐。上课时老师也没有要求双手背后,而是具体情况分组,六位同学分位一组,学生相向而坐,每个学生侧向教室前后两块黑板。这样的座位格局其优越性不言而喻。学生面对面,极大的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起到交流的作用,一个鬼脸儿就能使彼此心照不宣。因为是侧向前后黑板,所以学生就要不间断的活动腰身来关注前后讲台上黑板前的学生展示的合作交流探究成果,有时候还要站起来以达到彻底沟通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不是像传统教学课堂上身心俱疲,而是健康着,快乐着并学习着。把枯燥被动的课堂教学生活转变为自我追求快乐的学习生活,让青春的生命绽放愉悦的火花,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将不在话下。

  就是因为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让这所地处安宁城乡接合部的一所学校有了质的突破,实实在在实现着“有效与高效”,在2012年全市教育质量评价中,该校中考五科总分与上一年相比提高69.46,摘掉了稳坐“倒数三名的帽子”,前进了11个位次,办学绩效和推进率在36所市级示范性中学位列第一。

  “分组教学”模式让师生共享

  兰州市二十中学地处安宁城乡接合部,长期以来,由于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意识不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育任务艰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较慢,教职工发展信心不足。2010年7月学校新班子组建以后,面对学校发展的困境,深入调研,认真分析和思考,学习研究杜郎口、东庐等学校发展崛起的成功经验,逐渐认识到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着手从根本上转变课堂低效授课。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主渠道,是促进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主战场。而如何将这一神圣的地方发挥到极致,更好的使师与生的互动角色体现的淋漓尽致。学校的全新理念和模式,让每位师生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按“分组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让师生共享教、学成功。”兰州二十中学校长王建超说。

  近几年,受各种因素的冲击,兰州二十中学义务教育举步维艰,师生思路转变、盼改革的愿望成为学校实施课堂改革的思想基础。小升初实行对口划拨招生政策,学校初中生源质量在安宁区处于下游水平,学困生所占比例超过60%,传统课堂教学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为此,2010年10月,学校启动了“如何创建有效、高效课堂”的讨论和调研;2011年9月形成了“教学案分组教学”的模式雏形;2012年7月固化了兰州二十中“教学案分组教学”模式。目前,全校各年级,除音乐、美术、体育三学科之外的所有学科都实施了“教学案分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舍得把时间给学生,课堂教学时间结构为‘20+25’,即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5分钟,教师授课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此外,课堂舍得把‘秘密’给学生,使用教学案教学,即教师教案和学生学案合二为一,成为教师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蓝本。同时,舍得把自由给学生,教学案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小结巩固。每堂课还将把评价机会给学生,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评价先定性后定量,学校再根据定量成绩定期表彰。”二十中学生物教师邱云雁介绍说。

  “新型分组”学生享受不同资源

  记者走进兰州二十中学,初二一班正在上生物课,课堂上正在进行的是学生自主探讨复习环节,六个小组围坐一圈,每组中的六个成员都积极讨论着,当老师说出“谁愿意在黑板上写出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时,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都踊跃的举手,有一名男同学不顾老师的点名,直接冲到讲台上,拿起粉笔开始作答。其他小组的同学也不甘示弱的冲上讲台,将自己小组讨论的答案写在黑板上。随后,第一位上讲台的男同学首先发言,将每一步推论念给大家听。

  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座位是具体情况分组,学生相向而坐,每个学生侧向教室前后两块黑板。这样的座位格局其优越性不言而喻。学生面对面,极大的方便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起到交流的作用,一个鬼脸儿就能使彼此心照不宣。这样的座位格局也有利于成长中的学生身心健康。因为是侧向前后黑板,所以学生就要不间断的活动腰身来关注前后讲台上黑板前的学生展示的合作交流探究成果,有时候还要站起来以达到彻底沟通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不是像传统教学课堂上身心俱疲,而是健康着,快乐着并学习着。学生把枯燥被动的课堂教学生活转变为自我追求快乐的学习生活,让青春的生命绽放愉悦的火花,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将不在话下,也就不是教学活动中的难题了。

  值得一提的是,经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协商,学校将每个班的学生组成5—6人的学校小组,基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组法,根据班级学生人数,综合素质的高低蛇形排列分组。这样每个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综合素质有层次,而且各有千秋。每个小组设组长。针对老师和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每个小组内的组长带领并且指导督促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推选出发言人代表合作小组参与全班汇报展示,促进全班整体的全局合作交流,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普遍的提高,这种将具有不同学习成绩、家庭背景、行为习惯、爱好兴趣的同学分为一组,使其充分享受来自每个人的不同的资源。

  “我们以前上课,都是‘填鸭式’的,老师讲什么我们就听什么,有时自己对一些问题有些想法,也不敢举手问答,整个课堂气氛非常压抑。而现在,我们在上新课之前,都会主动预习,把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第二天上课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如果和同学们都没有讨论明白,老师就会针对这些问题对我们进行指导。”陈健伟同学对记者说。

  “现在的课堂比以前更加生动活泼,老师组织大家讨论,使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上我们都在尽力表现自己,学到的知识因为是自己思考出来的,所以容易掌握,容易记忆,我从以前的发言不积极变得积极起来,从不敢说话到现在的积极发言,这种上课的模式对我帮助很大。”陈健伟同学说。

  “满堂灌”、“一言堂”将被扬弃

  “教学案分组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压力,是挑战,更是一次“蜕变”。在过去,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满堂灌”、“一言堂”等传统教学方法,学生消极被动,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造成教与学“两张皮”,课堂教学高耗低效,教育教学绩效的提升受到严重制约。于是兰州二十中教学班子决定走出去,通过“静下心学,走出去看,请进来教,坐下来研”的四项举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案分组教学’模式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全面实现了有效性,部分课堂已实现高效性,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流利、有感情,初步形成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达成率为95%以上。”教师邱云雁说。

  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学校制定了详细的课堂评价细则。课堂教学评价定位以评学为重点,课堂中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主动。例如对学生参与活动广度的评价,主要看学生活动人次,采取量化的方法,低于80%的活动人次的视为不合格课堂。再如教学时间的结构分配,必须保证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师讲授时间超过课堂教学革新最高限度要求的,视为不合格课堂。

  兰州二十中学的“教学案分组教学”,使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主体、主宰,而是课堂教学合作探究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走下千百年来神圣的讲台,走进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中间,和学生平等交流合作,针对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做精要的点拨,共同完成研究学习任务。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被“填鸭式”的学习者,而是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参与者。

  兰州二十中学校长王建超介绍说,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合作探究学习的理论精要在教师业务会议上重复了三遍,然后提问参加会议的教师。结果有一位教师全然不知,有两位教师只回答出六个问题当中的两个问题。于是王校长说:教师都不能记住我重复三遍的问题,那么你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的教授,学生就能够理解和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吗?

  由此看来,转变课堂教学机制,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室的格局,转变教师和学生定位理念,是新课程改革一个重大突破。如能做到这八个方面的转变,广大青少年的春天,基础教育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