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启迪智慧 分享拓展思维
八(1)班举办“小组共读一本书”阅读分享交流会
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每一本好书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历史。读书的过程是学生认识人生、发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给学生十本书,不如给他一本好书;
给学生十本好书,不如给他一种阅读的方法;
给学生十种阅读的方法,不如给他一个可以和他分享阅读的朋友。
为此,八(1)班于2016年11月30日晚自习,在班主任丁老师的组织下,成功举办了“小组共读一本书”分享交流会。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每组的成员充分利用阅读课或业余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本组选定的书籍,记录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体会,为与全班同学分享阅读成果做好准备。
活动前,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丁老师详细地作了说明和要求,同学们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分享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呈现,全体同学参与交流阅读感受,体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乐趣。交流分享阅读活动正式开始前各小组将自己所读书籍名称及主要人物板书在黑板上,并由本小组成员将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与感受,以关键词的形式板书在每个人物后面。本次阅读交流分享的书籍名称分别如下:
第一组:《鲁滨孙漂流记》
第二组:《神奇的警犬》
第三组:《鲁迅的故事》
第四组:《远山,有座雕像》
第五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六组:《巴黎圣母院》
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要么谈书籍概况,要么谈精彩片段,要么谈对人物的分析,个个兴致浓厚、激情高涨。每组交流结束后,班主任老师都能作及时精准的点评。全班交流结束,班主任丁老师作了总结,他说:“今晚同学们以独特的形式向大家呈现一道别开生面的“精神大餐”,选材丰富,内容精彩,意义非凡,同学们肯定是收获匪浅。不读书,就意味着落后;不读书,就意味着拒绝进步;不读书,就意味着自我封闭。今后我们要多进行这样的活动。更希望同学们能积极读书,不断丰厚自己的知识底蕴?!?/span>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为阅读去买书,长期下来成本会很高,有时买回家的图书学生可能也不能坚持阅读完,有时学生对阅读过的图书很有想法,可是跟没有阅读过的同学无法交流。现在阅读都在各自家里进行,班里还是没有特别浓厚的读书氛围,还需要有持续的读书活动来补充。“小组共读一本书”正好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但这是一个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成效的活动。如果引进“图书漂流”概念,以“漂流书”的形式来推动,形成持续的读书理念,让同学们“共读一本书,分享其中意”,定会把课外阅读做得更持久。
撰稿:乔晓燕 刘欢 高一鸣 编校:丁建俊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