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大事记 > 【教育文摘】莫让师生关系泛市场化

【教育文摘】莫让师生关系泛市场化

2011年01月04日 07:58:26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2007
莫让师生关系泛市场化
2011年01月03日 09:59:21  来源: 解放日报
 
 
 
 

    前不久,某地惊现老师以下跪的方式来 “唤醒”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一事。此事一出即刻引发热议。据说,当事学生还发出了“教师是服务行业,学生是享受服务的顾客”这一言论,着实令人震惊。我们不禁要问:当下师生关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师生间的互敬互爱还能延续下去吗?

    作为一名在职教师,近年来在工作中确实感受到师生关系已经发生明显转变。随着时代的更迭,传统的师道尊严与师生之爱正在无情流失。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大众观念的转变。所谓“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正是这一阶段的产物。最直观的表现莫过于现在的研究生习惯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这一商业用语移植到象牙塔内,恰恰反映了商业大环境对传统师生关系的“非正常颠覆”。

    二、“学生主体说”在创新教育理论之时,也冲击着师生互动关系。一般认为,这一说法是要求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但在现实的教学互动中,如果一味夸大“学生主体”而忽视“教师主导”这一基本定位,就会孤立、片面地理解和贯彻“学生主体说”。应该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互为主体的,强调“学生主体”不能抹杀老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三、片面解读和把握“平等”理念的内涵。师生关系中的“平等”本应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老师爱学生,二是学生爱老师。但现在我们更多地强调“师爱生”,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另一方面。任由这一思维惯性蔓延,只怕“教师是服务行业、学生是顾客上帝”的错误观点将日益流行。到那时,教育将彻底“商业化”,这块净土的“神圣性”亦告终结。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也将逐渐失去“社会良心”的立场与勇气。

    今天,尊师之道渐被遗忘,师生关系日显疏远,师生之爱的稀释、淡漠与流失不仅令吾等教师寒心,也令关心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忧心。应对这一问题,首先要树立合理的市场经济意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必须认识到泛市场意识、泛服务意识是不正确的,不能将教育同服务业简单地画上等号。其次,不能将经济指标作为衡量一切事物价值的标准。教育作为对个人心智成长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领域,任何时候都应坚守自身品格风范,不随波逐流。最后,要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平等观。要努力在师生相互平等中延续双方的互敬互爱,同时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等中华传统美德,充分调动教学相长的作用。石文龙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