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理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来看看这四本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吧!
1 |
作者:(美)埃利奥特·阿伦森 |
我们为什么会从众?
我们是怎样被说服?
为什么某些群体会被歧视?
人际吸引只需要“毫不吝啬地去赞扬他们”就可以了嘛?
《社会性动物》经过一定删改出到了第九版,被誉为“社会心理学圣经”。本书涉及情感、移情、偏见、攻击性、从众和利他行为等诸多方面,可以作为一本教科书,也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阅读。本书提到的理论有深度而不枯燥,引用了很多精彩的例证。艾伦森以他的思考告诉我们“真正地理解心理学,是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社会心理学,是值得每个心理学爱好者关注的学科,它所谈论的正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内容,即一个人如何认识自我,吸引他人,影响团队;阿伦森,是值得每个心理学人关注的学者,他是美国心理学界的获奖专业户,是第一个在研究、教学和写作三方面都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最高奖的心理学家。这样一门实用而有趣的学科,这样一位全能的大师级学者,阿伦森的《社会心理学》,值得每个关注心灵的现代人展卷阅读。”
—— 迟毓凯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2 | 《人人都是伪君子》 作者:(美)罗伯特?库尔茨班(Robert Kurzban) |
对生活中的事件时时感到困惑,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怀疑?有时候明明想去读书却总是被电视剧深深吸引不愿离开半步,有时候决心不打游戏却还是没有从游戏界面退出?我们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我们想要知道答案。
这本书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行文风格,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解释为什么我们会优柔寡断、知行不一。有美剧段落,有科学实验,不仅教我们理解大脑的设计、神经生物学的内容,而且描述的生活困境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行为倾向,解释了我们思维不一致的根源和含义,是一本非常适合对“社会和人”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的书籍。
“罗伯特?库尔茨班用他的进化心理学视角去解读自我,这是个在心理学界和日常生活中都备受关注的主题。这自然会引起所有人的兴趣。这本书的观点标新立异。库尔茨班的做法是选取经典的问题并抛出合理的论点,然后阐明其合理性实际上是基于一系列假设,并强调当这些假设不满足时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这些问题。”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3 |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作者:(法)古斯塔夫 ? 勒庞(Gustave Le Bon) |
说起“群体”的概念,最有名的书籍必定是古斯塔夫 ? 勒庞的《乌合之众》。在传统社会因素毁灭、工业时代巨变的基础上,“群体的时代”已经到来。作者认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会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则无异议,更情绪化和低智商。
古斯塔夫 ? 勒庞(1841-1931)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最为著名。《乌合之众》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对“群体”感兴趣的研究者,大概都不会绕过这本书吧。
“群体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它们目前的组织赋予它们巨大的力量。我们目睹其诞生的那些教条,很快也会具有旧式教条的威力,也就是说,不容讨论的专横武断的力量。群众的神权就要取代国王的神权了。”
4 | 《路西法效应》 作者:(美)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
一批彼此并不相识的年轻人——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走进了“斯坦福监狱”。他们并没有犯罪,只是受募到“监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精心布置的地下室,接受一项实验。大学生们被随机地分为“狱卒”和“犯人”,然后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实验。然而,实验仅仅进行了一周,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变成了残暴的狱卒和崩溃的犯人,实验不得不终止了。回归日常生活,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会不会使我们像上帝最钟爱的天使路西法那样不知不觉中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的事,从而堕落成为魔鬼?我们如何抗拒情境影响力?作为心理学教授的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揭秘“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造成监狱虐囚和种族屠杀的情境原因。
津巴多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现任斯坦福大学恐怖主义跨领域政策、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他编创了美国公共电视台的获奖节目《探索心理学》(Discovering Psychology),并在片中担任主持人。2004年,他曾应邀担任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案的专家证人。相信本书如小说一般的精彩生动的叙述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关于人性的新的理解!
◆ ◆ ◆ ◆ ◆
接下来这两本都是通俗有趣、非常生活化的书籍,相信你一定会爱上的!
5 | 《对伪心理学说不》 作者:(加)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 |
催眠读心,色彩星座,婚恋亲子,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伪装成心理学的营销读物,更不用提一些伪心理学家、资质不符的心理咨询师以心理学的名义欺世盗名、混淆视听,为这个行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读者如何才能从良莠不齐的心理学读物中去伪存真,发现真正科学而有价值的心理学信息呢?
《对伪心理学说不》不仅适合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更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本书结合了很多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6 | 《肠子,脑子,厨子》 作者:(美)约翰?S.艾伦 (John S. Allen)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