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报 > 【新教育】全市新教育实验工作通报

【新教育】全市新教育实验工作通报

2013年09月24日 11:34:07 访问量:669


全市新教育实验工作通报
庆阳市教育局
  来源:庆阳教育信息网   

  2008年,我市西峰区齐家楼初中因阅读《我的教育理想》一书结识新教育;2009年,李建忠校长带领他的团队参加了新教育实验第九届年会,新教育实验开始在庆阳大地上孕育。2010年石家庄年会上,我市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20所实验学校在新教育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各县区以实验校为龙头,学习新教育理念,践行新教育行动,走出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内涵发展的新路子,实验范围不断扩大,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实验校的每一位教师与学生,成为改变一方教育品质的重要抓手和思想高地。

  一、工作进展

  接触、推广新教育实验三年来,我们紧密结合全市教育发展实际,不照抄照搬,大胆实践,在读书学习、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和管理机制方面找到了许多契合点,有力推动了全市教育向高层次发展。

  一是深化了读书学习,提升了思想水平。我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以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活动,已经成为师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重要发展方式。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的营造书香校园和三大课程中的儿童课程与我们的读书活动的出发点与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的实验校以此为切入点推进新教育实验,既为深化读书活动找到了重要抓手,又为营造书香校园行动找到了重要载体。东方红小学的六年读一百本书行动、实验小学的国学阅读课程、庆城县庆华小学的经典诵读实践、宁县早胜小学的教师专业阅读写作,都在悄悄地改变着学校的品质,让一些百年老校焕发了青春,更让一些新建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2年,新教育基金会为实验小学捐建了拥有5000多册图书的童书馆,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图书资源,书籍如源头活水般滋养着孩子们的生命,也让实验小学绽放出不一样的校园气质。同样在2012年,新教育研究院下设的新阅读研究所成立并精心研发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和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丛书,其中“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中的30本图书被组合成书包,为我们的学校选择书目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可以说,新教育实验为我们的读书活动打开了另一扇窗,让我们领略到了不一样的风景。追寻着新教育的足迹,2010年以来,我们组织参加各种类型的全国新教育实验培训共计20多次,先后有500多人次参与新教育实验研讨交流活动,亲眼目睹、亲身体验了新教育实验学校的变化和发展。从2010年河北石家庄、河南焦作、山西运城新教育实验考察,到2010至2013四届新教育年会,还有其间鄂尔多斯罕台实验小学的主题研讨会,河南焦作、江苏海门的开放周活动,河南焦作的儿童课程培训,四川成都的新教育写作培训和2013西部新教育星星族教师夏令营活动等,每一次会议与培训都是一次濡染与洗礼,通过“走进一所学校,透视一个班级,体验一种行动,分享一段成长”的方式,近距离感受新教育的魅力。我们还邀请新教育实验核心团队专家前来指导。2011年11月,河南焦作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硕果为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作了《走进新教育》的报告,引起共鸣。2012年12月,新教育研究院卢志文院长先后深入西峰区齐家楼初中、市实验小学、东方红小学现场指导实验工作,并为全市广大教师作了新教育实验专题报告,在全市教育系统引起了较大反响。2013年6月,《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社两位责任编辑受研究院委托,深入我市合水县西华池小学、西峰区齐家楼初中、市东方红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调研指导,给予了很高评价。不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我们都能感受到新教育对孩子终身发展的意义以及新教育人对教育的虔诚态度、炽热激情、务实作风和科学探究精神,大家为新教育思想和新教育人的精神所震撼。市、县区教育局和各实验学校通过举办专题沙龙、主题论坛,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方式,认真回味研讨专家报告、主题发言,重新审视和研究教室、课程、文化等重要课题。2012年10月13日,我们组织举办“用心灵对话——追寻教育本真”新教育实验专题沙龙。借助新教育这个平台,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开启了我们的教育智慧,提升了管理层及教师的思想水平。

  二是深化了课程改革,提升了办学质量。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的洗涤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新教育理念与这场教育革新的理论基础有诸多重合点,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新教育实验实际上是试图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来提高学科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师生关系,形成生活共同体,扩充学生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智力背景又从各个方面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在实验的推进中,新教育实验也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研究方法。新教育实验提出“构筑理想课堂”,是指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分 “有效课堂研究”、“对课堂的多元文化理解”、“风格与个性的课堂”三个层次进行研究。这些理念和行动为我们深化课程改革找到了着力点,擦亮了眼睛,找到了路径,那就是要改变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十多年仍然没有真正改变的艰难局面和自封状态,就要从课程、课堂等基本问题做起,只有这些基础问题改变了,课改才会有真正的突破,教育才能有真正的改变。一些认识新教育实验较早、实践新教育理念扎实的学校,成为我们认识课改、推动课改的的示范者和引领者。西峰区齐家楼初中就是这方面的领跑者。学校虽然地处农村,各方面资源条件都不能与城里相比,但他们始终坚持学习研究,牢牢抓住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教学模式变革这个根本,一方面主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一方面根据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地处子午岭山区的宁县九岘小学,更是课程建设的卓越典型。学校充分挖掘当地历史自然资源,以爱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感染了师生,感动了家长和社会,人性的真、善、美、爱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心灵里。新教育实验以“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儿童课程、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教师课程、以有效教学为基础,发掘知识魅力为核心,追求知识、生活、生命共鸣为最高境界的理想课堂成为学校提质发展的重要朝向和有效路径。构建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要教育价值取向的三维目标和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育教学策略的学习方式落实到每一堂课上,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终生可持续发展。合水县西华池小学以缔造完美教室促进课程整合,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班本课程,并在低年级开设绘本课,让读写绘丰盈孩子的童年生活,深受学生欢迎。这种基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从单纯技术层面上升到有理念指导、有模式规范、有个性特色的系统设计,正在生成一种全新的课程文化,开始深刻影响学校的发展模式、教师的行走方式和学生的生命状态,深化了课程改革,提升了学校品质。

  三是深化了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品味。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提升教育品质的原动力,更是创新管理的突破口。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地方,管教育、办学校就必须先从文化建设入手,去实践,去创造。新教育认为,应当坚持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以追求卓越之精神为动力,以富有最高价值指向的文化精神为引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资源,将它的精华融注到学校文化中,建构一种积淀厚重、情理交融、充满活力、风貌独特的学校文化,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长久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蕴。文化的力量与魅力在河北石家庄桥西实验区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深入人心的文化自觉和价值理念让每所学校都是那么内涵丰富而与众不同。石家庄友谊大街小学校长李月卿在她的报告中讲到:“学校文化不是因新教育才提出来的。但是,新教育让我们重新审视文化,让我们对学校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2010年的石家庄年会犹如强大的冲击波,促使我们也开始审视学校文化,建构校园文化。一些实验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制高点,努力寻找学校高位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努力将核心价值理念变成一种文化的自觉和师生共同的行动追求,将学校精神和文化之魂外显在学校外观设计和氛围营造上,内化在学校管理与日常教育教学细节中。齐家楼初中以书香校园和高效课堂为基础元素的校园文化让大家感触很深。市实验小学在短期内能有大的跨越,关键是对校园文化进行了系统思考和设计,既有物表化的墙面文化,更有思想性很强的精神文化,以执着追求为潜质的行动文化也在逐渐形成。东方红小学总结70多年的办学实践,依靠大学科研团队,对校园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系统提升更值得大家观摩学习。市、县区教育局强化指导评价中的文化价值导向,促进学校文化底蕴、文化氛围、文化自觉、文化物质的形成。有了文化自觉或者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学校,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秉承什么、发扬什么,知道自己要用一种怎样的理念把教育教学目标贯彻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去影响全体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文化要有魂,更要有根。庆城县庆华小学以“光华”为文化核心,充分挖掘县域历史文化资源,学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都形成了一定的体系,以“凤”文化为重点的校本课程建设特色鲜明。用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教育,用文化立校的理念去发展教育,用文化聚变的力量去塑造心灵,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向理想的高度快速攀升。

  四是深化了行政推动,加大了实验力度。新教育强调自发与草根的力量,更需要行政力量的推动。为使实验全面推开,惠及更多师生,改变更多学校,市上不断加强了行政推动和宣传引导的力量。从2010年开始,新教育的所有大型活动,特别是历届年会,市教育局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都亲自带队,带领县区和学校观摩学习,组织开展讨论。特别是卢局长一直十分关注新教育实验进展情况,先后两次带队参加新教育大型活动,亲自主持召开石家庄年会座谈会和市上的第一次新教育实验沙龙活动。实验中逐渐成长起来的示范学校、优秀校长和榜样教师成为我市新教育实验的星星之火,并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燎原之势。今年元月份,市局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从行政层面进一步推进新教育实验深入开展,初步建立了行政力量推行与学校自主实验相结合的新机制。通知要求各县区、各实验学校深入学习新教育思想理念,切实加强实验管理,精心培育示范学校,积极实践十大行动。市教育局成立了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新教育实验研究指导中心,与《庆阳教育》编辑部合署办公,负责项目推进研究与管理指导,办理日常业务,基教科负责工作督促落实。在庆阳市实验小学建立全市新教育实验工作室,负责组织日常业务研讨交流活动,引领全市新教育实验工作向纵深推进。市教育局把新教育实验工作纳入县区、市直学校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督促实验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同时,市局利用网络与杂志加大新教育宣传力度,在庆阳教育信息网站增设新教育实验网页,今年第四期《庆阳教育》新增“聚焦新教育”栏目,第五期新教育专刊正在筹稿中,力求全方位、多角度解析新教育,传播新教育,关注新教育,推动新教育。

  行动,就有收获。在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年会上,我市庆阳四中、齐家楼初中、合水县西华池小学、庆阳市实验小学、镇原县城关中学被评为优秀实验学校,庆阳四中的赵广利、庆化学校的巨鹏、实验小学的李建忠、杨洁、李德芳,环县红星小学的龙双卫、正宁县五顷塬九年制学校的高拴文、镇原县城关初中的孙仰慧、合水县西华池小学的左彩霞、宁县太昌学区米建辉和华池县白马初中李琦分别获优秀实验个人奖。在2012年“缔造完美教室”主题论文评选中,我市实验小学杨洁的《润泽教室让儿童诗意地栖居》和合水县西华池小学王彩琴的《诗意的“超市”》获选,两位老师参加了在内蒙古罕台新教育实验校举办的主题研讨会并发言。今年的杭州年会上,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张建军同志提交的关于课程建设的论文应邀参加大会论坛交流。其实,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和做法都是总结市内实验学校的成功实践得来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市新教育实验的成果和效应。

  二、存在问题

  新教育实验是一项直指教育本质的行动研究,学无止境,做无止境。就全市实验推进情况看,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思想认识不清。思想认识决定教育行动,关系教育品质。新教育思想理念的先进性与实践可操作性已显而易见,不容质疑。但县区教育局对此认识和行动还不清楚,步调还不一致。一些实验校因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认识不清楚,将实验工作当作一项额外的负担,不想改变更不愿意行动;个别实验校不主动作为,停留在被动接受任务层面;还有一些学校虽然积极选取实验项目,制定实验规则,却没有很好地调动激发教师的热情与积极性,致使实验工作停留在纸面上和口头上。新教育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己的草根属性和行动品质,真正的新教育首先要内化在局长、校长的思想里,真实的新教育永远在普通老师的教室里。所以,新教育需要有思想,肯改变的校长去力推,去引导,去激发,更需要一批优秀榜样教师去践行,去落实。只要真的去做,全身心的投入,改变就会开始。只有达成这样的共识,新教育实验才可能在我们的学校扎根,显示出它的魅力。其次,工作做得不实。目前,我们的实验工作不深入,成效不显著,其中一个原因是坚持地不够,落实地不好,缺乏新教育人的精神和情怀。行政推行力度不够,策略任务不够明晰。各实验校对落实哪些实验项目不明确,工作安排不具体。新教育实验不是花架子,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文化理念,更是一种革新策略,需要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结合,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新教育文化“活”在师生的生命里,将其具体化,体现在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新教育文化“活”在学校的课程里,将学校文化精髓渗透于课程建设中。让新教育文化“活”在理想课堂的细节中,课堂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体现其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的统一。唯有通过这样具体实在的渗透,以文化人,才会改变教育品质。再次,推进力度不大。实验至今,优秀实验校和榜样教师仍屈指可数,除思想认识不够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宣传不到位,学习不积极,工作无创新。河南焦作在全面推进新教育几年时间内,赵素香等一大批老师,就从点到线,而后以星火燎原之势,对焦作,对河南,乃至周边的省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我们的学校还停留在最初确定的一些实验项目上原地踏步,榜样教师培养效果不明显。没有底线设计,没有榜样引领,新教育项目实施便如空中楼阁,无根基,无进展,进而发展为不自信、不主动甚至不参与,在每年的新教育实验区信息征集和各项评选工作中,个别实验校工作推诿,应付差事,影响实验区整体工作进展和成效。

  三、今后工作

  在全市中小学推广新教育实验,不是权宜之计,也不仅仅局限于一项课题实验,而是结合我市教育发展实际,大力倡导并坚持推行的一项事关改变教育品质的管理策略和改革行动,更不是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的临时性工作,也不是一两个校长、一两个学校的自由发展,而要全方位深化,下气力推进。

  一要统一思想,加强指导。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将更多的教师凝聚了起来,让更多的学校行动了起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磨砺、锤炼、蜕变,新教育实验对区域教育改革的影响不言而喻。它关注师生当下的生命状态与长远发展,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倾心倾力去研究与实践。“做真新教育,真做新教育”是朱永新的呼唤,也要成为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实验学校的真情回应和一致行动。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了,接纳了,只有充满激情坚持实践,让我们真正感动的故事、人物、学校才会出现,幸福完整才会成为现实。新教育的发展理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是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也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持之以恒,让学生完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并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快乐。这种行动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是躬身实践、勇于实践、坚持实践。无论是从新教育的几个示范地区来看,还是从桥西区的十二所示范学校来看,就是对认准了的东西坚持去做,即使一个校训,分析透了,师生认可了,就一个劲儿去努力,长期坚持,就会完成一种文化的自觉,就会铸造生命的奇迹,就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各县区教育局要结合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在大力支持现有实验学校提升实验水平的基础上,精心指导其它有基础的学校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年内至少要再确立5至10所榜样学校,培养一批榜样教师,打造一个榜样项目。各实验校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读透一本教育理论书籍,选择一个实验榜样,坚持做好一个项目,记好一本教育随笔,鼓励有条件的老师建立班级主题帖和教育博客。新教育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我们有多少让我们自豪的榜样,有多少能够让我们自豪的卓越课程。所以,我们在课程上、榜样上要下更大的功夫,给更多学校、更多教师创造更多出彩的机会。

  二要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新教育“十大行动”与我们正在探索坚持的读书活动、校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都不谋而合。各县区、各实验学校要找准切入点,结合新教育理念和行动,精心打造我们的特色示范项目,从根本上提升教育品质,打造教育特色。首先,要坚持文化引领。各县区、各实验学校要把建设接地气、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提升学校品位的突破口,在已有校园文化的基础上,挖掘和接续本地本校的传统优势,突出和彰显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精心构建学校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新坐标,注重学校文化内涵的提升,突出新教育实验精神文化的营造。其次,要坚持项目带动。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是我们深化实验工作的目标朝向和项目支撑。根据全市现在的发展情况,营造书香校园、研发卓越课程、师生共写随笔可以成为共同推广和持续深化的特色项目,坚持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各县区、各学校应紧紧抓住阅读这个突破口,扎扎实实推动读书活动,促进师生共读共写共同成长。小学在全市范围推进“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以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为抓手,打造书香校园。初中构建符合新教育精神的阅读文化,推行教育日记。与此同时,将口才的训练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可以借助课前三分钟、阅读课等活动形式把口才训练固定下来,使之常态化。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要通过教育日记、教育博客、班级主题帖、家校书信沟通、问题学生个案研究、教育读书笔记的撰写等多种形式,让教师形成良好的专业写作习惯,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第三,要坚持机制推动。市上已经建立了行政力量推行与学校自主实验相结合的新教育实验工作推动机制。各县区、各实验学校之间要主动联系,加强交流,探索组建不同形式、同一项目发展共同体,按照“榜样+底线”原则,制定各项目底线,同时培养榜样学校、榜样教师和榜样项目,有效推动区域新教育实验蓬勃发展。

  三要精心筹备,精彩展示。在今年的第十三届年会上,新教育研究院确定今年全国新教育实验区工作会将于12月份在我市召开,这将是一次大型高规格的验收仪式,研究院领导包括朱永新教授将亲临现场指导,来自全国39个实验区的专家同仁亲临我们的学校与课堂,检阅我市新教育实验的推进情况。年初定下的全市新教育开放周活动将于中秋节后举办,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山西绛县教育局局长陈东强受研究院委托,将带领相关专家前来参加开放周活动并检查工作。这两项工作是全市推进新教育实验的重要机遇,也是巨大挑战。各县区、各实验学校要积极行动,精心筹备,尽快规范与完善实验各项工作。首先,对新教育的践行不能仅停留在外观的布置与口头的宣讲上,而要将新教育理念渗透进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通过一些仪式与课程的设置让新教育实验与常规教学“无缝对接”,让实验常态化。其次,要积累、整理新教育实验文字资料,让教师成为生命叙事的主角,让榜样言说,用故事书写,显示育人痕迹,积淀文化厚度。第三,学校实验成果展示多样化。开放周活动的重点是学校展示,我们分为两种展示方式:一种是代表到学校现场观摩,学校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师生共同成长为主线,全面展示新教育实验的进展和成果。另一种是在庆阳剧院举办一场大型综合展演,在剧院的前厅展示一批特色示范学校,在舞台上举办一场以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精神文化绽放为主题的情景展示与叙事讲演穿插进行的大型综合节目,给与会代表和师生送上一场直抵心灵的文化盛宴,全景式展示我市以新教育实验为引领,全面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内涵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