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以下简称考纲)新鲜出炉,万唯教育甘肃中考命题研究组第一时间将其与2016考纲逐字逐句对比,发现各科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尤其语文和英语两科变化较大。各科详细变化如下:
语 文
第一部分 命题指导纲要
(二)考试内容
第二部分 命题与复习指导
(1)主要章节目录变化
(2)具体变化
第一节 拼音 文字 词语
2017新增题型
第二节 病句 语言运用 标点符号
【考试导向】
2017新增题型
【试题示例】(P13)例2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温暖需要传递。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 , 。
【备考训练】(P16)12.请在横线处为语段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说话要简洁,不啰嗦。清代小说 镜花缘 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林之洋 唐敖几个人在淑士国一家酒楼上喝酒,酒保错把一壶醋给了他们 林之洋喝了一口,忙喊 酒保,错了,把醋拿来了
注意:与2016年相比,2017年将第二节中的语言运用中的情景对话补充、劝说等题型移至第五节中的口语交际板块。
第四节 背诵 默写
【试题示例】
第五节 综合性学习 口语交际 应用文
【考试导向】
【温馨提示】依据2017《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语文》新变化,在即将出版的《2017甘肃中考预测卷·语文》中增加了仿写及应用文题型。
英 语
2017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与2016年相比,2017年听力试题示例的第四节由听短文改为听长对话,语法与情景交际的“词法”部分新增“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其具体变化如下:
第一部分 命题指导纲要
第二部分 命题与复习指导
相比2016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2017年在“词法”部分新增“简单句的基本句型”,具体内容如下:
英语句子是由主语(subject),谓语动词(verb),宾语(object),表语(predicative),状语(adverbial),宾语补足语(object complement)等成分组成,按照这些成分的组合方式英语句子可分为五种基本句型。
(1)主语+谓语(不及物动词) S+V
(2)主语+系动词+表语 S+V+P
(3)主语+谓语(及物动词)+宾语 S+V+O
(4)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S+V+IO+DO
(5)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S+V+O+OC
题例:Which is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Jack will arrive next week.”?
A. S+V+O
B. S+V+IO+DO
C. S+V
D. S+V+O+OC
解析:本题考查简单句的基本句式。掌握简单句的基本句式有利于提升考生英语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此句中的主语为Jack,谓语部分是will arrive, next week是句子的时间状语,故选择C。
【备考训练】
( )1. Which is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The sun is shining brightly.”?
A. S + V + O
B. S + V + IO + DO
C. S + V
D. S + V + O +OC
( )2. Which is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Uncle Li bought me a dictionary.”?
A. S + V + O
B. S + V + IO + DO
C. S + V
D. S + V + O + OC
……
( )7. Which part is the VERB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He walks to school every day.”?
A. He
B. walks to
C. school
D. every day
……
【温馨提示】依据2017《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英语》新变化,在即将出版的《2017甘肃中考预测卷·英语》中增加了“听长对话”和“简单句的基本句型”题。
数 学
2017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相比2016年,第一部分 命题指导纲要无变化;第二部分 命题与复习指导仅【试题示例】的题量和部分试题有变化;第三部分 综合检测更新为2015年和2016年甘肃中考通用卷. 具体变化如下:
第二部分 命题与复习指导
【试题示例】
§1 实数:
(1)题量由6道增至8道;
(2)新增正负数的意义,见P5例1;
(3)把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换为小数的科学记数法,见P5例2.
§2 式:
(1)题量由6道增至8道;
(2)新增同类二次根式,见P10例2.
§3 方程与不等式
题量由6道增至7道.
§4 函数
题量由6道增至7道.
【试题示例】
§2 视图与投影
(1)题量由6道增至7道;
(2)新增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相关计算,见P42例3;
变化解读: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是常考类型.针对此考点,中考常考查圆柱、圆锥、球、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的还原,一般涉及的计算为求表面积或体积.
§3 图形与变换
(1)题量由7道删至6道;
(2)新增位似的性质,见P49例2;
(3)删除图形折叠与裁剪.
变化解读:网格中的位似变换是中考常考类型,一般根据题意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建议加强此类习题的练习.
§4 三角形
题量由6道增至7道.
§5 四边形与圆
(1)题量由6道增至7道;
(2)新增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的相关计算,见P68例2;
(3)删掉涉及垂径定理的试题.
变化解读:多边形的计算问题.针对此考点,考生一定要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尤其当涉及正多边形时,要注意正多边形各角相等、各边相等及其对称性等.
【试题示例】
§3 概率
题量由6道增至7道.
物 理
2017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与2016年相比,第一部分 命题指导纲要均无变化;第二部分 命题与复习指导中试题示例新增14道,替换25道,备考训练新增15道,替换141道。新增特殊方法测密度、声速相关计算、电学极值范围计算3种题型。具体变化如下:
单元一 物 质
【备考训练(二)】
2017年新增1道特殊方法测密度实验(浮力法)
22.小文发现:生鸡蛋放入水中会下沉,他来到实验室测量鸡蛋的密度.
图1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________处,观察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图1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平衡;他把鸡蛋放入天平左盘,正确操作后,天平的示数如图1乙所示,则鸡蛋质量是_____g,他又按图1丙所示的方法测出了鸡蛋体积是________cm3 ,则鸡蛋的密度为______ g/cm3;
(2)小文回家后又想测熟鸡蛋的密度,他把熟鸡蛋放入水中发现它也下沉,于是他找来家中的一个柱形薄壁的透明杯子、小米、刻度尺、水盆和适量的水,进一步测出了熟鸡蛋的密度.请你帮他将后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熟鸡蛋密度的表达式.
①向杯内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1;
②将鸡蛋浸没在杯内的水中,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高度为h2;
③取出鸡蛋,将杯内水倒净并擦干,放入适量小米,其漂浮在水盆中如图1丁(放小米的目的是使杯在水中不倾斜),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h3;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刻度尺测出杯底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4;
(3)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
变化解读:新增特殊方法测密度.除常规考查天平、量筒的使用及读数、密度计算外,新增了浮力法测密度的设问,考查学熟练掌握浮力法测密度的原理及操作步骤的能力.
单元二 声现象 光现象
【备考训练(一)】
2017年新增2道声速相关计算
22.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东海某处测量船上向海底竖直发射超声波,经6 s收到回波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500 m/s.则:
(1)此处深度是多少米?
(2)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同步卫星到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
变化解读:新增声速的计算. 针对此考点,考生除掌握速度计算公式外,还要知道声速计算时传播的距离为实际距离的2倍.
单元四 恒定电流
【试题示例 】
2017年新增1道电学极值范围相关计算
【示例8】 如图2所示,电源电压为4.5 V,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流表量程为“0~0.6 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 Ω 1 A”,小灯泡L标有“2.5 V 1.25 W”(灯丝电阻不变).在保证小灯泡L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①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0.6 A
②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是4 Ω~10 Ω
③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 V
④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3~0.5 A
A.只有②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④正确
变化解读:新增电学极值范围相关计算.考查点没有变化,但难度增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
化 学
2017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相比2016年,第一部分“命题指导纲要”和第二部分“命题与复习指导”中的“考试导向”均无变化;第二部分“命题与复习指导”中的“试题示例”共27道,替换11道,“备考训练”共261道,替换9道;第三部分“综合检测”中的检测卷全部更换。具体新变化如下:
1.新增以图片形式考查化学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
2. 2017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将第三部分“综合检测”中2015年省卷和金昌卷更换为2016年的省卷和金昌卷。
备注:鉴于思品和历史变化只是替换了部分试题示例,并无实质变化,此处不再赘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