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启动中职教改三年行动计划
2011年01月12日 17:26:23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167次
教育部启动中职教改三年行动计划
|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 添加时间:2011-1-12 9:58:00
|
本报讯 (记者 康 丽)“要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说’不行,要‘行动’,要有行动计划来落实。”2010年12月28日,在教育部2010年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特别介绍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
在介绍行动计划的制定背景时,葛道凯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工作,通过采取扩大招生规模、实施学生资助政策和加强基础能力等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但从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当前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战略部署,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重、要求高、困难多。因此,从2009年年底起,教育部从解决问题入手,着手起草行动计划,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开展了20余次行动计划专题调研,召开了30余次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历经调研起草、征求意见、修改成稿、审定印发等4个阶段,于2010年11月正式印发了行动计划。
本次行动计划包括序言,思路、目标和原则,重点任务与主要内容,计划管理与组织实施以及附件等5个部分。总体目标是到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服务国计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重大机制基本健全,改革创新实现整体跨越,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吸引力大幅提升,就业贡献率、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在总体目标之下,还有事业发展目标、服务产业目标、改革创新目标和基础能力目标等4个具体目标。
在任务和内容上,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提升计划、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推进计划、校长能力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等10个分计划,以及30个项目载体。其中,每个分计划都包括要解决的问题、拟实施的项目、计划设立的目的、对应教育规划纲要内容等4个方面的内容。“每个项目载体分别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分工。”葛道凯说。
针对本报记者提出的如何提高中职教师素质问题,葛道凯认为,近年来,通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一期)”,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结构有了很大改善,学历结构有了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0%。“一些老师原来是拿笔杆子的,现在要教机械,学会了具体操作。应该说素质提高计划对老师的提高作用也是很大的。”葛道凯特别强调,中职老师不是人们想象的本身素质差,而是以前接受培训的机会比较少,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行动计划的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二期)”的推进,中职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行动计划如何落实是最受关注的问题,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接下来,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总体设计、整体布局、宏观指导和过程评估,在政策、措施和经费等方面对计划的实施予以支持。10大分计划中,除少数计划主要由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大部分计划主要由省级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然后,建立计划项目的地区和行业联系点,推进各地各行业开展实验试点。在整体推进、普遍实施的同时,坚持分类指导,针对关键项目、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在有条件的省份先行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典型示范。其次,设立与行动计划配套的科研课题,为计划、项目实施提供科学决策、信息服务和理论支撑。针对10大分计划、30个项目,专门设计45个相应的科研课题。最后,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专项督导方案,对于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度和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测评估。根据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分地区、分计划、分项目,开展行动计划专项督导,3年内对各地实施情况至少进行一轮督导检查;在此过程中,建立计划实施情况公示、通报和交流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开展成果展示,适时进行表彰。 |
|
编辑: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