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解淑平) “在关注减负共性时还应关注减负的个性化问题,因为不同学生对负担的感受不同。教育的关注点从普及到特色再到个体,经历了整体视角、学校特色视角和个性化视角的转变,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此减负也要从‘每一个人’入手。”11月22日,“北京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项目”举行了学校建设“视点”系列研讨第三次活动,研讨主题为“教育质量与代价”,会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中雄如是说。 研讨会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基教所的蔡歆老师介绍,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明确当前学校所应持有的教育质量观,探讨面对多种教育需求交织的现状,学校应有的价值选择,并通过交流减少教育不必要付出的途径与策略。来自41所市级课改样本校的老师以及各区县教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参加研讨。朝阳区科学园小学的王芃、通州区中山街小学的刘桂霞、昌平区城关小学的刘忠武、云岗中学的张进兵等作了典型发言。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副校长周金萍作了《“适度”和“个性”的绿色课堂》拓展报告。 北京教科院基教所张理智老师认为,要走出一条低代价、高质量、高效益和高价值型的教育之路,就要确立“七个统一”意识,即教师与学生的统一;现实与未来的统一,要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动态和静态的统一,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既关注学生学业成就、考试成绩,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情绪体验;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兴趣、爱好、特长等发展的统一;身心的统一;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统一,既重视课程内容、学习内容,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教育质量与生命质量的统一。 方中雄指出,“以往的减负更多基于教育供给不足所导致的资源竞争,而目前阶段所倡导的减负是为了满足人民对教育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减负不是为了维护原有教育模式所采取的问题解决之道,而是创造新教育的切入点。”他认为,减轻课业负担要把教育目标锁定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上,要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要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学校既关注数量减负,更关注质量减负,数量减负并不意味着教育质量一定上升。减负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有增有减。例如在学生兴趣、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效益、教科研成果等方面就应该倡导适当增加。”方中雄的一席话得到老师们的共鸣。 北京教科院党委书记唐亦勤认为,教育结果的取得不能以牺牲教师的时间、牺牲学生的健康、牺牲家庭的幸福为代价,一定要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师的教学规律。“要变革学生质量观,考试形式要多样化,注重与实践的结合。要变革教学方式,变革学生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唐亦勤认为,研讨会上提出的问题值得所有教育者深思,更需要在课改中不断探索。 会上,唐亦勤、方中雄等领导向教师们赠送了项目组和项目校共同完成的《追求卓越——义务教育阶段课改样本校校本管理实践与思考》一书。 ■个案样本 翠微小学:绿色课堂“走自己的路” 目前,高效课堂有杜郎口“三三六”模式、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等各种各样的模式。 翠微小学副校长周金萍直言:“很难想象我们用一种模式规定210多名教师的教学行为,很难想象我们用一种模式限制我们50%以上骨干教师的个性教学行为,很难想象我们用一种模式去教授我们96个班,3600多名不一样的学生。” 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必须依据地域特点、依据学校发展历史、依据教师素质特点创建翠微小学特色的高效课堂,为此,学校进行了“绿色课堂”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提出绿色课堂的教学理念——“适度”和“个性”,强调公平与个性张扬,情趣与价值共生。 “适度”包括目标适度、资源适度、活动适度、练习适度、评价适度等内容;“个性”是针对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教育”提出来的。学校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 学校鼓励教师自己开发适合自己的模式、适合不同课型的模式,开发相应的工具,而不去规定统一模式。教师们达到了共识:公平与个性并不是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而是他们都能以自己可以接受的节奏和方式前行。情趣与价值并不是仅仅局限课堂热腾腾的气息和学生学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被游离和被边缘化,还是全情参与和投入;是裹足慵懒、原地踏步,还是在他自身基础上有新的进步,包括新的思考、新的探索和新的创造。 “我们要让学生们都感受到自己学习的价值,都觉得这节课没有白上,都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和肯定。”周金萍说。 翠微小学认为,课程建设应该是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该校的课程设置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其策略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相应拓展的校本课程有机融合。 学校的绿色核心课程包括语数英和学科的综合实践拓展课程;绿色艺术课程包括书画、器乐、表演等民族艺术;绿色健康课程包括篮球、乒乓球、心理导向;绿色科技课程包括阳光测向、航模船模、综合实践;绿色德育课程包括围绕学校明德笃行文化,建立系统的班队会内容、国旗下讲话内容、主题活动内容等。 “多样化和特色化的课程侧重综合素质之上的个性培养,会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会促使学生获得潜质的自我发现,获得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欲望,从而走向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的自我发展。”周金萍说。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