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课改文摘】增加朗读环节让语文课堂再次“响”起来

【课改文摘】增加朗读环节让语文课堂再次“响”起来

2011年01月15日 13:43:41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077

增加朗读环节 上海让语文课堂再次“响”起来

**** 2010年12月01日  作者:李爱铭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李爱铭

    书声朗朗是不少人对语文课的第一印象。但当下,部分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消了朗读环节。昨天(11月30日),(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市教研室和青浦教育局在青浦实验中学举行展示交流。语文老师们呼吁,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朗读、表演,重视学习经历和体验。

    莎士比亚名著片段《威尼斯商人》入选上海初二语文教材,作为戏剧剧本,要让学生深入了解矛盾冲突、人物性格、故事脉络等,仅凭一两节课的讲授很难做到。青浦实验中学的刘丽君老师别出心裁,让学生扮演剧中的各个角色,声情并茂地朗读,沉默的语文课堂顿时“响”起来。

    为分析归纳人物性格,刘老师还设计了一副上联“鲍西娅施巧计欲擒故纵__智慧”,请全班学生填空并设计下联。“大智慧”、“很智慧”、“显智慧”……学生争相填字,最后一致认定“显”字最贴切。下联的设计更是各显神通:“夏洛克欲割肉唯利是图真狡诈”、“夏洛克设陷阱自食其果露贪婪”……全班在参与、体验中主动学习,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拍案叫好,人物性格、词义差别等知识点也在不知不觉中了然于心。

    “很多人觉得,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朗读、讨论会影响授课进度,是浪费时间。”青浦实验中学初三语文老师陆潜认为,这其实是个误区。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效率和效果才最高。比如学习古诗时,朗读有助于感悟诗意,这是老师讲解无法替代的。朗读、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感悟和思考的过程。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