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风尚 > 【学名人立志向】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学名人立志向】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2011年06月15日 08:35:34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2217

1955 101 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其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即使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工作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10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的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那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经过五年的漫长等待,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9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学海双星托巨子,森空两弹耀神州” 这是钱学森先生上海交大的晚辈校友为他写下的嵌名对联。我想,这位老人给予我们的远远不止那些先进的技术,正如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在推荐钱学森时所说:“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