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2013年甘肃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介绍了我省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完成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他表示,2014年将重点在6个方面加大营养改善工作的力度。
王嘉毅介绍,2013年省教育厅承办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是:在全省农村(不含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主要任务是:一是在58个连片特困县市区推进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的供餐模式,全面提高供餐质量,确保营养餐在学生吃得上、吃得安全的前提下,向吃得好转变。二是从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嘉峪关市和28个非连片特困县市区启动实施农村(不含县城)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省级试点。目前这项工程已按目标完成任务。
据介绍,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范围是:全省所有农村(不含县城)义务教育学生,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每生每年补助600元。
在回答中国新闻社记者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的提问时,王嘉毅说,省教育厅非常关心民族地区的营养餐实施工作。藏区比较早就开始实施营养餐工作。营养改善计划启动后,教育厅在政策支持,管理力度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给予了倾斜,要求学校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供餐以食堂供餐为主。在食堂管理上,对食品的采购、管理,炊事员的招聘和管理,都有严格的限定。同时发挥学校膳食委员会的作用,更加注重食谱、饭菜品种和饭菜质量,不仅要营养,还要符合民族习惯。
在回答西部商报记者关于农村学校食堂炊事员编制问题时,王嘉毅表示,省政府非常关注这项工作,近期已按照中央的文件精神做出安排,原则上按照每100名学生1名炊事员的比例配齐,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落实中。他希望媒体记者能够多关注这项政策落实情况,加大监督力度,共同做好实事。
甘肃日报记者提问,2014年我省营养改善计划有哪些重点工作,王嘉毅一口气说了6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保证3元钱全部用到学生身上,使得采购、管理等方面都有保证。第二,将大幅提高食堂供餐比例,确保学生吃到热乎、营养的饭。第三,进一步发挥膳食委员会(包括家长、学生、学校三方组成)的作用,使其发挥好参谋、监督管理作用。第四,进一步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分析项目实施效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和实施水平。第五,加强营养餐的安全。他说,2013年全省营养餐的事故比2012年明显减少很多,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经验丰富了。比如,不能让孩子喝凉奶,以免出现腹泻等情况。第六,加强营养健康教育。他说,我们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不能取代孩子在家里的正常吃饭,每个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身体健康,为其将来生活、工作打下好的基础。他呼吁让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关爱孩子,关心孩子成长。
供稿:焦轩 摄影:焦兴国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