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报 > 教育“熊孩子”首责在父母

教育“熊孩子”首责在父母

2016年06月17日 11:11:40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访问量:459

最近,南京一小学多名家长联名要求劝退“熊孩子”的报道,引来众议。 

  孩子有多“熊”呢?其所在的班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换了4个班主任。目前,学校为该班配备全校最资深的教师,甚至书记、校长亲自跟班代课。可以说,学校已然配备顶级师资,采用贴身紧逼战术,但这个“熊”霸校园的三年级孩子还是闹到其他家长不依不饶、势不两立的地步。 

  作为学校,从教师调配、校长顶班到家长动员,做了很多努力,学校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金子,不管孩子是行为失范,还是有特殊教育的需要,不抛弃,不放弃,确实值得称道。学校希望家长们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学校里遇到的问题,学会与同学相处,在解决问题中成长起来,也有道理。不过,也应理解其他家长的心情。谁都不希望别的孩子影响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更不能接受自己孩子受到伤害。家长们不断忍让,走到联名劝退这一步,也是无奈之举。他们可以忍,但忍耐的底线到底在哪里?面对家长们要求“熊孩子”换班的请求,学校不必把他们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匆忙定性,让自己自缚于坚决不换班的困境。 

  很多人认为,如果满足部分家长的诉求,随便把“熊孩子”调到其他班级,对那些班级的学生包括老师来说,也是不公平、不负责的。同时,今后如果这个班级再出现类似事情,学校是否还要一再退让?相对而言,如果从学校内部的家委会介入,加上从学校外部资源的利用角度考虑,也许会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空间。换一种角度说,这件事就不再是学校或家长哪一方需要退让,而是如何做好家校合作的问题。 

  “熊孩子”们的折腾,挑动了我们的神经,挑战着我们的教育智慧。不止在校园,近年来,经常听到或看到“熊”出没:在公共场所毁花木,在住宅小区划汽车,甚至在铁轨上放石子……这些“熊孩子”的背后往往站着一对“熊父母”;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走偏,是“熊孩子”任性的根源。和南京“熊孩子”的家长一样,有的家长对待孩子的顽劣,或一味溺爱,袒护放任,或暴力打骂,不了了之,任其野蛮生长,由此“熊孩子”变得越来越“熊”。 

  “熊孩子”不是天生的,他们的斑斑劣迹应由其父母负首要责任。然而很多情况下,人们拿“熊父母”毫无办法,就像南京“熊孩子”事件,“熊孩子”犯错,却让其他家长“吃药”。学校要求班里其他孩子家长关心这个缺少温暖的孩子,道理不错,但家长们都有工作要忙,都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而偏偏“熊孩子”的家长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担当,这也是矛盾累积并爆发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从乡村向城镇转移、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像南京“熊孩子”所在的学校,90%在校生均为外地户籍。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聚在一起,如何提高家长素养,提高家庭教育意识,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学校应该努力,但光靠学校的力量显然还不足。(作者范里,系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6年6月17日第2版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