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课改名校经验】山东省昌乐二中构建高效课堂

【课改名校经验】山东省昌乐二中构建高效课堂

2010年12月26日 14:07:38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997

他 山 之 石

以父母之心寻梦理想教育

——山东省昌乐二中构建高效课堂

  10月下旬,当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考察团队走进昌乐二中高一年级卓越班时,师生激情碰撞的和谐场面令人难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被同学称为“老徐”的班主任徐振升话音未落,同学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得知团队中的教育专家、该校名誉校长孟国泰当天正值生日,大家主动起立拍手,唱起了生日祝福歌。写在师生脸上的快乐、真诚、阳光,让身处异乡的这位专家和团队成员都心生感动。

  引领师生走出“苦学”体制

  一位在北京经营教辅出版的家长,希望让女儿接受最好的教育。走南闯北的他因业务关系来到昌乐二中时,学校为学生创造成功环境的理念和实践,让他下决心将已在北京某名校就读的女儿转学过来。然而,初来乍到的女儿却因人生地不熟,见到父亲时眼眶里噙满泪水。就在学校开完新生大会后,女儿仿佛变了个人:“今后我再也不想家了,因为校长都让我们管他叫爸爸。”这位家长不知校长说了些什么,但女儿从此开心地面对新的学习生活。采访中,这位偶遇的父亲给我们讲述了一段真实的故事。

  把学生称为“孩子”,赵丰平校长有自己的解释:“家长把孩子交到学校,他们每天都在这里生活学习,成长中的一点一滴都浸透着学校的培养,他们不是孩子是什么。”新生进校时,他会带着所有班子成员列队迎接新生,学?;队谋暧锸?ldquo;到家了”。从1999年当校长至今,昌乐二中从最初的27个班发展到167个班、万名学子。赵丰平感觉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这么大一帮好孩子,天天给自己快乐,理想能在孩子们身上开花结果,没有理由不相信梦想会成真”。 采访中,赵丰平直言,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学校苦抓、家长苦陪的“苦学”体制,让他对“教育的本质就是尊重人性这一规律”有着切身体会,“随波逐流只会在规律外面苦苦挣扎”。为此,他希望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让学校成为学生最喜欢,且对一生发展有绝对影响的地方。

  在建设高效课堂的探索中,赵丰平把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作为现代社会和谐发展对个人素质最基本的要求,“好的学校是教孩子想什么,而不是怎么想。把每节课都上得高效、有趣、有意义,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激情投入忘我的学,课堂下忘我开心的玩”。 这正是他坚持不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在昌乐二中采访时,刚刚出访美国归来的赵丰平,把出访期间的感受、与美国学校的交流合作打算,一一用文字和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向全校教师展示、传达,就是期望全校教师共同打造一个梦想的舞台,让孩子们在真诚、善良和学习中忘我努力,将来走向世界,成就别样人生。

  鼓励学生敢于“做梦”“圆梦”

  被誉为“中国第一班主任”的“老徐”其实年仅30多岁,他当班主任的心路历程,比之父母更为感人。他说,6年前接手第一个卓越初中班任班主任时,感觉自己仿佛“空降”到一片小丛林,这些个头只及自己肩膀的学生就像一棵棵幼嫩的小树,穿行其间,他小心地难以迈步。“人生有几个6年,如果基础打不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许会饮恨自己一生”。“教育需要留给学生什么,哪种教育能支持学生一生的发展?”他把思考化为“三大教育”:感恩、责任和自制。“感恩父母让自己身体健康,衣食富足,并拥有良好学习环境。”近期才应邀到云南师大附中世纪金源学校传授经验的徐振升,对卓越班同学描绘了云南还有许多孩子翻山越岭来读书的情景。为感恩父母,他要求学生每逢节日打电话问候家长时,要大声对父母说“我爱你”。中秋节放假回家要帮父母洗脚。引导的结果是:“部分同学一通电话打回家,电话那端没了声音,甚至有的是哽咽声。”洗脚时,“经常是父母在上面哭,孩子在下面哭,家长们其实太容易满足了”。这份亲情表达,增进了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教学生“感恩祖国”是教师的责任,每年9月18日9时18分,他会带领学生默哀,然后一起高唱班歌《精忠报国》,他要在“学生心里种下爱国的种子”。

  “向青春举杯”、“高中,我来了”,在昌乐二中高一年级卓越班教室,一张《高一周记题目参考》并不显眼的贴在墙上,这是徐振升设计的入学第一课“我的未来我的梦”的内容之一。对每一届学生,徐振升都鼓励他们“敢于做梦,没有梦想就没有动力。”同时,要善于呵护学生的梦想,要为它“浇水、施肥,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徐振升说,今年考入哈工大飞行器研究本硕连读的一位学生,曾经的梦想是“当国家主席”,“老徐”给他的建议是:应该像“主席那样学习和做事,每天都朝着那个方向努力。”一位女生因崇拜某歌星,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梦想,遭遇到家人、朋友的反对。“老徐”认为,只要家庭有相应支撑能力,就不该轻易扼杀、否定,并鼓励她一步步去寻梦。今年高考时,这位女生以高于本地重点本科77分的成绩被录入梦想中的学校。今年6月,他所带班级的48个学生有45个考上重点本科线。在同学们自发举行的谢师宴上,徐振升告诉学生,上大学只是一个目标,是实现梦想的过程,人生的成功属于永远走在路上的人。

  在该校网站贴吧上有一段话“最爱学生的教师在哪里,最认真敬业的老师哪里找,来昌乐二中吧”。有这样父母般的师长呵护成长,难怪慕名前来就读的学生成千上万?!?本报记者  罗  霞 )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