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报 > 谁“吃”了孩子的营养午餐?

谁“吃”了孩子的营养午餐?

2012年11月26日 20:40:06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80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营养午餐”计划要真正达到预期目的,不仅需要制订统一标准,更需要加强监管,引入社会监督

    “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营养午餐。”连日,在湖南凤凰县支教的大三女生小梁连发微博,揭露支教看到的“营养午餐”现状。“国家拨款3元弄的营养午餐,到孩子手上,就是一盒牛奶和一片巴掌大的小面包,你们要让这些孩子饿死吗?”(11月25日《羊城晚报》)

    国家每人补贴3元的“营养午餐”,学生真正吃到嘴里的不过2元,营养餐供应商的“利润率”高达50%。而这样糟糕的“营养午餐”,居然还是经公开招标确定的。合同书也没有对配送面包、火腿肠的大小进行规定,只是笼统地写明配送物品总价3元。其中的猫腻不问可知。能拿到这种堪称暴利的合同,营养餐供应商肯定花了不少钱打通关节。公开招标显然只是走了形式,中标者早已内定。3元的“营养午餐”,另外1元被谁“吃”了,有关部门是不是应该给公众一个说法?

    “营养午餐”缩水并非个别现象,如广西那坡县有学校将补助用于购买营养品“壮壮水牛奶”,供货商可从3元补助中赚取1元。青海也有学校将补助款采购萨其马等零食。(4月1日《新京报》)至于地方政府拖延下拨补助款,导致学校只能赊账供餐的情况就更多了。

    国家推行“营养午餐”,无疑是一项造福广大农村学生的好政策,但如果相关的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中央的好政策到了地方就会走样,农村孩子的营养没有改善,倒是肥了基层官员、校长和供应商。

    对明显超出市场正常价格的学生“营养午餐”,如果纪检监察部门不迅速介入调查,严惩侵吞学生营养补助的蛀虫,恐怕今后3元的“营养午餐”,能真正吃到学生肚子里的,连1元都不到了。这还不能排除相关部门和校领导层层揩油后,用假冒伪劣食品或过期食品来充当学生的“营养午餐”。比如小梁所在的凤凰县腊尔山镇所德小学,供货商就曾拉来七箱过期牛奶。而西部多个地区的学生也曾反映,吃过臭鸡蛋、喝到过期牛奶。

    国家补贴的3元钱没有全用在“营养午餐”上,与“营养午餐”没有统一标准,一些地方政府习惯性地挪用项目拨款也有很大关系。巴掌大的面包是钻了标准缺失的空子,而地方政府的挪用和拖延下拨补助款,使一些学校只能赊账供餐,也给了教育部门和供货商从中捞取好处的借口。上行下效,都想从学生的“营养午餐”上捞好处,能不出问题吗?

    而且“营养午餐”变成面包、牛奶不仅不符合农村孩子的饮食习惯,3元钱在农村也买不到像样的面包和牛奶,就算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不中饱私囊、以权谋私,把3元钱完全用于采购食品,恐怕也很难让孩子吃饱。“营养午餐”还是应着眼于学校公共食堂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制定营养餐食标准,“让孩子吃上热饭,喝上热汤”,把钱真正花在刀刃上。

    “营养午餐”计划要真正达到预期目的,不仅需要制订统一标准,更需要加强监管,引入社会监督。比如公开各项采购账目,由家长代表参与采购洽谈。这才能防止营养补助被侵吞。对违反财经纪律的挪用和拖延下拨补助款问题,也要进行追责,以防止类似问题重演,督促各级部门认真落实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让农村学生能真正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关爱。杨国栋

谁“吃”了孩子的营养午餐?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