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135模式课堂 > 【课改文摘】通过诗词感悟传统文化习俗

【课改文摘】通过诗词感悟传统文化习俗

2011年01月15日 13:40:09 来源: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访问量:1258

通过诗词感悟传统文化习俗

**** 2010年11月04日  作者:陆美球  来源:新闻晚报

  □崇明县堡镇中学 陆美球

  文学作品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以,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应该有效地把握好文学作品的精华,了解并吸取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精髓。

  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部分是通过诗歌途径来传承的,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诗人们通过历史的长河向我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在“坎坎伐檀”声中,我们可以倾听到祖先对苦难生活的倾诉,对封建统治者盘剥百姓的愤慨;在 “采采芣苡”中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体验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孟子》“鱼和熊掌”的类比中,感受到了他对“生”和“义”的态度,领悟到了即使舍弃生命也要维护义理的重要意义;在《庄子》河伯的“汪洋向若而叹”中感受到宇宙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通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学生看到了远离尘世的恬淡悠然的陶渊明;通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学生看到了至死不渝,一心向宋的爱国诗人文天祥;通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学生看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李白;通过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感悟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通过王冕《墨梅》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感悟到了诗人的高贵人品和高尚情操;通过《指南录后序》,学生感受到文天祥的拳拳爱国情……

1 2 【下一页】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