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报 > 教育时评: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风

教育时评: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风

2014年06月26日 14:54:44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量:721
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相当重要。父母说一句话,孩子记一辈子,会影响终生。

  从小,我父母就对我讲,“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句话,我一辈子都受益,也一直在努力这样去做。从1956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开始,我就将对无线电的兴趣变成了我一生的事业。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五十多年来,我和同事们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主持研制了多部世界先进的地面雷达。2013年,我和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的同事们主导研制的预警机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随后,我国国产首架出口型预警机顺利交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觉得我从事的工作,对社会,对国家还是有用的,倍感欣慰。

  小时候,我们一家租住在北京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里面住着来自天南海北的邻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尽管物质生活匮乏,但刚刚摆脱战火硝烟的人们,脸上总是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期待。这段大杂院的记忆特别深刻,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尽管家里不富裕,但在这里,父母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与人相处要谦让,还有不做坏事,不说假话。

  家风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家长的“言传身教”。我父母有一点让我非常感激,他们很民主,讲究平等,尊重我的兴趣。尽管那时也有升学压力,我最大的兴趣在收音机上。因为我喜欢京剧,从收音机里流出来的韵味十足的京剧让我着迷。记得那时在我的中学旁边、宣武门附近有个小市场,出售旧货,我拿着积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个矿石、一根铜丝、一个耳机、一根天线,回家经过一番鼓捣,连起来的东西竟然发声了!稍大一些时,我又组装了三灯机、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等,我的父母尊重我的这些兴趣,从没有说我不务正业。这个兴趣影响了我的就业,1956年,即将高中毕业的我面临考大学。考前各个学校开始请考生去参观学校,以便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无线电专业,使我与雷达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在,我的孙子在读初三,每天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没有自己的兴趣,我觉得很不好。现在很多家庭不太重视甚至对孩子缺乏家庭教育,我想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王小谟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