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书写永恒的教育
列宁学校 尚金霞
“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成为科学家;考8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和你做同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捐钱给学校的……”
教育家陶行知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刚开始看到这两段话的时候说实话无多大的触动,教育家离我们很遥远,教师也不是神,岂能面面俱到?但是一次出行经历改变了我的想法……
一日出行,汽车刚开出车站,听到有人喊我:“尚老师。”转眼一看,一个长发姑娘。
“你是……”我迟疑道。
“我是婷婷。”姑娘微笑着说。
果真是你!都认不出来了。婷婷已经起身来到我身边。我捏了捏她的手。三年不见,已经长成一个青春少女,朴素,健康,阳光。
她坐在车门旁的售票员座位上,和我仅一座之隔,我扭头和她闲聊起来。原来,婷婷已经不上学了,现在是这趟汽车的跟车售票员。
“怎么不上学?你这个年龄应该是在校园里。”我惋惜地说。
“读不进去。除了语文外,其他课程我都听不懂,自己都烦了,所以就不愿意再上学了。老师,您说我是不是太笨了,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婷婷圆圆的脸庞显出让我意外的平静。
“跟车累吗?你今年多大了?”我有些心疼。
“十七岁了。我爸爸是司机,他说有自己人在车上跟着,放心。我也想先锻炼一下。”她的话里显出与她年龄不相称的老练,和我记忆里那个腼腆、沉静的小女生相去甚远。
一路上,婷婷关心地问了我很多问题,诸如教几年级、为什么事情出差,等等。我说了很多对她未来的美好设想……我们互相交换了手机号码,并约好第二天返程时还坐她跟的这辆车。车到站告别的时候,婷婷礼貌地把我送下车,还很不放心似的反复告诉我应该怎样打车。
第二天下午,我办完事到车站,打通了婷婷的电话。她笑着从另一个候车跑出来 ,把我接到她那里,说那里人少,凉快。并且不让我去买车票,说今天她要请我坐一回车。
回来的路上,天气闷热,路面颠簸不平,窗外经常有灰沙刮进来。身边的婷婷一直在重复一个动作:替我开窗、关窗。看着她关切体贴的样子,我感慨万千。想起她在我班上时的一些小事。特别是有一次,她作业错得一塌糊涂,反复订正还是错,让我的耐心几乎丧失殆尽。我在讲台上粗鲁地把作业本扔给她,没想到把她吓了一跳,头一偏,正好被作业本撞上了。课上到一半时,婷婷的同桌向我报告,说婷婷耳朵里面嗡嗡响,而且头有点晕。这话把我吓了一跳,心里一惊:“难道刚才作业本打到她的耳朵了?”我不免面露慌张神色,把婷婷带到门口,想对着光线查看一下她的耳朵。可能是从我的表情上看出了我的紧张,婷婷反过来安慰我说:“没事,老师,我不难受了。”我还是不放心,轻轻地拉着她的耳朵想看看里面。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她的耳朵里面塞满了耳垢。我帮她简单清理了一下。她高兴地说:“老师,耳朵里面不响了!头也不晕了!”事隔三年,想起这件事,我还觉得有点想笑,但心情又有些沉重。
看着眼前这个阳光懂事的女孩,我为我曾经对她失去耐心而自责。但是,她曾经在一篇周记里写道:“您是最好的老师。以前,因为我成绩不好,教我的老师都不喜欢我,他们总是用那样的眼光看我。只有您不嫌弃我,我不会的题目,您会一遍遍地教我。我迟到了,您也不会让我站在门口……”我给她的不多,她却都记得。
曾经的婷婷,我为她的成绩上不来着急过,为她的未来忧心过,但是今天,她却以一种让我惊讶的姿态出现在我面前——健康,耐劳,向上,体贴。当那些优秀的学生正享受着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教室里读书的时候,她已经在快乐地劳动,早出晚归地为生活奔忙并自食其力了。此刻,我不敢再说她是后进生,甚至,我要忘记她曾经是后进生。
这次经历,恰恰告诉了我们所有人一个事实,每个个体都有他存在的价值,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善待你的每一个学生,用你的真心,用你的爱心,踏踏实实走好你教育生涯的每一步,不说对得起国家,对得起党,只要无愧于心,那么等到桃李满园的那一天,你在丛中会心一笑,是不是一个让人欣慰的完美结局呢?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