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报 > 西部教育何时不再 “老大难”

西部教育何时不再 “老大难”

2016年12月02日 09:30:01 访问量:398

受历史发展、自然地理、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的革命老区、民族、边远和贫困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水平距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比较远。西部地区教育似乎成了我国教育整体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而解决这个“老大难”,不仅关系到西部地区未来的人才储备、经济发展,也关乎整个国家的教育公平。因此,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步伐,尽快缩小与全国的差距,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是当下扶贫工作,尤其是教育扶贫的重点。

如何摘掉“老大难”的帽子?精准化的倾斜政策至关重要。应当看到,近年来,中央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教育,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但是,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短板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普惠性政策的基础上,应当实施精准化的扶持政策,对地区做到因地制宜、对学校做到一校一策,对家庭和个人做到因人而异,克服“一刀切”的弊端。

比如,目前,在藏族地区、新疆南疆地区,双语幼儿园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双语教师数量却严重不足。对于这些地区,应当支持中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到幼儿园任教,特别是应当优先扶持会双语的中专学前专业毕业生去任教。这样既解决了中职生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双语幼儿园师资短缺的问题,还提高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吸引力,一举三得。幼教师范毕业的学生,年龄小、有朝气,更容易与幼儿相处,能够在农村幼儿园“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中西部地区教育之所以成为“老大难”,很大程度上是受历史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而面对这些问题,常规办法往往奏效较慢,这时候就必须依靠超常规的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政策。例如,西部农村地区教学点多、小规模学校多。撤并学校会造成上学远、上学难,容易引起辍学;不撤并校,又不能解决规模小、师资差、质量低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大胆尝试“三六”学段或“四五”学段制,即前三年或前四年、学生年龄较小时,在家门口的教学点或村小就近接受教育,等到四年级、五年级之后,再到乡镇中心学校或县城学校,以寄宿的方式,完成义务阶段教育。

解决西部教育“老大难”,更重要的是要实行“授之以渔”的内生性激励政策。多年来,在中央或上级政府以及各种帮扶单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个别贫困地区和部分贫困家庭“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越来越严重。而一旦失去了发奋图强的苦干精神,就只会越来越甘愿贫困、甘愿落后。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注重激发地方的内生动力,调动家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西部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根本改变。

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倾斜政策、精准发力下,在西部地区的改革创新、奋发努力下,西部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将不再艰难,“老大难”帽子摘掉的日子也将不再遥远。(作者系甘肃教育厅厅长 王嘉毅)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