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陇东学院、庆阳市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确定了“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支持庆阳革命老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计划各方任务。根据合作协议和市委、市政府《“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支持庆阳革命老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协同创新计划实施方案》,本报记者就有关内容和重点项目进行了梳理。
各方主要任务
“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
2015年—2017年,“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向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陇东学院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支持庆阳教育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
①三年培训教育行政干部300名、校长后备人选150名、骨干班主任900名、足球教练员120名;
②三年建设45个名师工作室,完成10—20所学校“攀登英语”项目、10—20所学校“中学语文模块教学”项目的实验推广;
③实施“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和“学校发展一体化”工程,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10所学校的办学评价。
陕西师范大学:
①指导制定《庆阳市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和《庆阳市“十三五”教师发展规划》;
②三年定向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硕士10名,培训学校中层干部450名、卓越教师300名、农村学校骨干教师1680名、音体美等薄弱学科教师1200名、心理健康教师300名;
③完成“名师名家进庆阳”专题、10所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孵化;建设庆阳免费师范生实习实训基地;
④完成6所学校的县校共建及特色学校创建。
陇东学院:
①置换培训农村全科教师300名;②培训幼儿教师600名。
庆阳市人民政府:
三年提供9000万元配套经费,积极配合“美丽园丁”教育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陇东学院开展相关工作。
项目主要内容
“一个行动”
北京师范大学在庆阳市启动实施“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选择7县1区和一批学校建立实验区和实验学校,由行动计划项目组协调指导发达地区学校与庆阳学校建立互通互助关系,区域内强校和弱校组建发展共同体。组织庆阳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组织的有关培训。同时,把华池县乡镇中心小学以上所有学校确定为项目基地校,重点为华池县培养一批优秀校(园)长和学科教师。
“六大工程”
1、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深度试点工程。研究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基地、开展学校办学第三方评价。
2、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孵化推广工程。实施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项目,科研成果推广和人才交流项目,开展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
3、人才团队梯形成长塑名夯基工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骨干班主任培养、教育管理人员培训、幼儿教师培训、新增师资定向培养。
4、特色示范学校群体创建打造工程。北京师范大学与庆阳市政府共同规划建成一所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为一体的标准化15年一贯制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依托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平台,每年选取10所学校、10位校长进行打造培养;北京师范大学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在庆阳各学段共选择40所有一定基础的学校,组成庆阳足球示范校联盟,派出专家指导团队协助庆阳举办首次联赛;陕西师范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庆阳七中建办特色学校,与环县开展校县共建。
5、陇东讲堂引智入庆高端带动工程。邀请名师名家,举办“陇东讲堂”,推动名师名家进庆阳。
6、农村教师核心素质全面提升工程。开展农村学校骨干校长培训、农村学科骨干教师及培训团队培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农村全科教师培训及送教送课下乡活动。
项目总体目标
通过政府、基金会、高校三方合作,以为期三年的多元化、全方位教师和校长培训为引擎,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和校长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师德水平,依法从教的能力、立德树人的能力、驾驭课改的能力、教育科研的能力及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修复偏颇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修复理论与实践错位,修复失衡的各种关系,进而惠及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庆阳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上有突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上有突破、特色示范校创建上有突破、质量增位提质上有突破,全面提高教育的发展层次、发展水平和发展品质。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