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品茶微信wx_400元快餐不限次数二维码_100元4小时不限次数上门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报 > 少年弑师案拷问管理和教育之失

少年弑师案拷问管理和教育之失

2015年10月26日 11:54:36 来源:新华网 访问量:636

日前,一起恶性事件引人深思:湖南邵东县三名中小学生在翻墙入校园盗窃之后,又残忍劫杀了守校的52岁女教师,三人中最小的才11岁,最大的也不过13岁。目前,三名少年已被抓获,案件正进一步处理中。

  从曝光的案件细节来看,三名少年的作案手法“娴熟”程度令人震惊。记者在当地调查发现,三名嫌疑人最显著的共同点在于都有严重网瘾,他们热衷于暴力网游,并称打打杀杀很刺激,打赢了有快感。犯案前,他们曾为了上网而偷窃、逃学、彻夜不归;其中二人作案后仍泡在网吧直至被抓获。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文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且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然而,三名少年受访时承认,他们多次出入当地各大网吧皆畅通无阻,从未被要求出示身份证,甚至多次在网吧“包夜”通宵。中央明文禁止,地方却视而不见,这究竟是网吧经营者无良,还是监管部门不力?恐怕二者皆难辞其咎。

  另一方面,疏于管教的家长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三名少年中有二人父母不在身边,是长期跟爷爷奶奶生活的留守儿童,一名少年的父母感情不和,经常争吵。教育部网站不久前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要求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学校也要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但是,把正确理念变成家长的陪伴和有效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持续努力和相互协作。

  无法挽回的惨案为青少年教育敲响了警钟:是非观尚未成型的少年,亟待全社会共同织就一张更为严密的网,这张网,既是保护,也是约束;既应义不容辞护佑其成长,更应时刻警醒规范其言行。(新华网长沙10月24日新媒体专电 记者袁汝婷 谢樱)

编辑:高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甘肃省华池县列宁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9002522号-1
甘公网安备 62102302000114
联系地址: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街道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