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家长会与家庭教育
2015年11月09日 21:17:54 来源:网络 访问量:2483次
每学期期中考试过后,召开家长会已成惯例。学校安排七年级新生的家长必须全体参加。其实,我一致认为,新生的家长会应该放在开学第一周举行,让每一位家长知道孩子进入初中,尤其在寄宿制学校学习生活,学校在学生管理上是如何做的,有哪些规定和要求,家长应该如何跟学校的要求保持一致,家长应该如何配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教育孩子,当然也可以给家长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如何跟自己的孩子沟通,良好习惯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学生一进校就召开家长会,便于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管理学生的要求,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条件,便于家长跟学校老师的教育方法保持一致,更便于班主任从家长哪里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等,从而促进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后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期中考试结束后召开家长会,会让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主要是学习,从而忽视了被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诸如,良好习惯、责任意识、乐观心态的培养。考试后召开家长会,孩子成绩优秀,家长会准时参加,孩子成绩一般或者说很糟,家长往往会不愿意来参加家长会,因为他们怕老师公布孩子的成绩让自己难看。所以,新生考试后召开的家长会,不论是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比不上新生一进校召开的家长会有效果。不论是什么时间召开家长会,家长会应该如何组织呢?我认为既不能把家长会开成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汇报会,也不能开成学生成绩通报会和诉苦会。应该真正开成教师与家长的座谈会,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和家长坐在一起,开诚布公的谈心,谈孩子的教育,谈孩子的成长,通过友好和谐的交流,教师与家长加深情感,互通方法,最终达成共识。千万不要借家长会,向家长诉苦,向家长告状,更不可在全班学生家长面前指责埋怨学习成绩不好学生的家长。家长会上,应该让家长唱主角。也就是让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家长把自己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分享出来,作为班主任也应该讲一讲学生管理上的困难,便于家长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关注孩子,配合班主任做好孩子的教育,也可以给家长讲一些实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经验。班主任最好给家长讲四点:第一点:父母对孩子的真爱是亲情陪伴。父母给孩子买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饭菜,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这虽然也是对孩子的爱,但这不是真爱,而是“溺爱”,父母对孩子的真爱是陪伴。其实,当今的孩子都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他们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之后,精神上和心理上最渴望的就是有亲情陪伴,渴望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自己身边,陪自己学习,陪自己聊天,陪自己逛街逛超市,陪自己登山……可是,现实是很多父母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很少有人能想到挤时间来陪伴孩子,上班的,周内忙着工作,周末忙着聚会、娱乐;经商的,一年四季忙着赚钱。不要说陪孩子,很多人连带孩子都做不到,常常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或者寄养在岳父岳母家,甚至经济条件好的就请个保姆照看孩子。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由于从小被宠惯,所以,性格不是变得任性、自私、娇气,就是内向、孤僻、逆反。孩子的这种性格一旦形成,就会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做父母的要想再去纠正和改变也会更加困难。因此,父母一定要自己带孩子、教育孩子,再忙孩子周末回到家也要陪伴他,父母起码要有一人陪在孩子身边,跟孩子聊一聊学校的生活、学习,听孩子说一说自己在学校的见闻感受,问一问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和需求。只要父母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就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行为举止、心理变化,也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和满足他的需要,这样做,孩子就不会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引导而出现问题。这样做,还有利于父母与孩子在相互尊重与信任中建立和谐、温馨、民主、友爱的亲子关系。有了亲密无间的亲情陪伴,孩子不仅会把父母视为自己成长路上的依靠、庇护神,也会视父母为成长路上的伙伴、朋友、知己,他们既愿意把自己的苦恼、困难和需求告诉父母,也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疑惑和愿望说出来。父母与孩子心灵上没有隔阂,情感上没有障碍,认识上自然不会有偏差,沟通上更不会有困难,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孩子成长路上自然有健康、快乐、幸福相伴。第二点:父母教育孩子重在培养孩子习惯。正如许多家长所说,老师要求我们做家长的教育孩子,可是,我们的文化程度太低,孩子学习的功课我们看不懂,怎么教育孩子?作为父母,不仅仅只重视孩子的学习,也不能只教育孩子去全心搞学习,家长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孩子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不要说学习,其他方面的问题否会迎刃而解。首先,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上,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所以,父母在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因为,孩子一出生就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孩子有很强的模仿性,父母说话、做事的习惯,时时刻刻都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父母一定要让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诸如,不说粗话、脏话;在孩子面前,不争争吵吵;孩子在场时,不吸烟酗酒、搓麻将。做到生活节俭,孝敬父母,和睦邻居,和善处世,礼貌待人。父母能做到这些,孩子也一定能做到文明礼貌,知书达理,感恩尽责。其次,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上,父母要有耐心爱心。孩子毕竟是孩子,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自控力,往往容易犯错误,沾染不良习惯。比如,损坏家里的东西,拿了家里的钱乱花……这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生气发火,更不是打骂惩罚,而是冷静下来跟孩子交流,问他为啥这么做,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要听孩子说真话心里话,然后,再耐心地给他讲危害性,讲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如果因为孩子做了一件错事,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顿训斥或打骂,孩子就会因为内心恐惧,不敢说实话真话,渐渐地孩子身上的坏习惯不但没能改掉,身上还会增加一种新的坏习惯——说谎。所以说,孩子身上的坏习惯在很多时候,可能是做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带来的副产品。作为父母在培养孩子习惯上,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急躁鲁莽,发现孩子染上不良习惯时,一定要心平气和,要耐心跟孩子交流,要细心观察和了解。还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帮助孩子去改正。有时候,做父母的还要反思自省,因为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有时候,问题不在孩子本身,不是父母身上的坏习惯传染给了孩子,就是孩子周围人的坏习惯传染给自己孩子的。一次,我发现班里有一位女生吸烟,我十分吃惊,多次劝导都无济于事,我只好请来了她的父母,进一步了解这个女生是怎么染上吸烟这个坏习惯的。可是,她的父母谁都不吸烟。交谈中才得知孩子从小是他爷爷、奶奶带大的,周末也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而她的爷爷、奶奶都吸烟,还是农村自己种的那种旱烟。后来,我跟这个女生交谈,她说很小的时候,她给爷爷、奶奶点燃烟锅之后,才把烟锅递给他们,所以慢慢地就喜欢上吸烟,心情不好的时候,吸吸烟觉得心里就会舒服些。为了帮助这个女生戒烟,我和她的父母费了很多心思,,周内,我随时查看她的衣兜,让学生监督她,但最辛苦的是她的父母,周末,不让孩子再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她的父母就陪在她身边。一学期后,她彻底戒掉了烟瘾。第三点:父母再忙也一定要读书读经典。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也是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读书学习的习惯。现在的父母不识字的几乎没有,所以,读书学习没有困难。当然,有家长会问,读书有何用?家长读书的好处其实很多。首先,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新时代的教育思想、观念、方法,了解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特征,从中学习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与方法,便于自己很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古代有许多家训,其中的家教文化值得现在的父母认真学习和借鉴运用。诸如,《朱子家训》中有许多治家格言,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到自己的家教中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你看这些“朱子格言”进得多好。“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这是《颜氏家训·勉学篇》中的片段。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颜推之在家教教训方面的精心与重视。《曾氏家训》中记载了曾国藩给儿子的遗训:一曰慎独则心安(慎独则心里平静)。二曰主敬则身强(主敬则身体强健)。三曰求仁则人悦(求仁就是要对人有爱心,你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关心你,帮助你。这样做别人高兴,自己也快乐幸福)。四曰习劳则神钦。(习于劳苦则鬼神也敬重)。曾国藩教育儿子要牢记:内心宁静才能致远;爱惜身体坚持锻炼才会拥有健康;爱人者人爱之,助人者人助之,这样才能成就大事大业;敢于吃苦,愿意吃苦的人,连鬼神都会敬重他,人生只有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和幸福。还有《弟子规》、《二十四孝故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中华传统经典。父母能坚持阅读经典,既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又可以学以致用,让自己成为懂教育规律、会教育孩子的合格家长。其次,父母养成的读书习惯对孩子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和引导。爱读书的家长,也一定会买好多书,想一想,家里不仅有好书存放,而且家长空闲时间,还能静静地坐下来读书,那是何等美好的情景,做父母的不仅能自己读书,还能给孩子推荐好书读,能跟孩子一起读,那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当然是父母在家中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整个家庭也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如果这个家庭人人爱读书,何愁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学习。阅读,其实是最好的教育。家长能坚持阅读,书中关于修德、养性、为人、做事的道理,必然会启迪教育自己,家长把学到的这些道理方法用来教育孩子,就会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到健康科学的教育,孩子的成长就会顺利成功。孩子在家长读书习惯的正面影响下,也能逐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那么,他也会从书中汲取有用的精神营养,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接受教育和熏陶。新时代的父母谁不读书,谁就落伍,谁的孩子就会在激励的社会就业竞争中落后于他人,甚至输给他人。第四点:父母要让孩子把家务干点。作为父母心里要明白,学习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方面,还应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而培养责任意识要从培养孩子的家庭主人翁意识开始,也就是要让孩子从小明白,他也是家庭的一个成员,所以,家中的事情也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做。因此,家中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一定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即使第一次不会做,一次做不好,也没关系,父母可以让他三番五次去做,直到做会做好为止,孩子做了,父母应该给予肯定鼓励。只有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并把自己当作家庭中的主要成员,他才能逐步形成强烈的责任感,有了责任感的孩子,交给他什么事他都会尽力去做。另外,通过让孩子做家务,也可以让孩子亲身体会劳动的辛苦,领会父母为了家庭和抚养自己成长有多不容易,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吃苦,也让他明白学习知识是天下最轻松的事情。孩子有了这样的体验和认识,他就不会放松学习、放弃学习,也不会抱怨学习辛苦 。召开家长会是一件考量班主任智慧与能力的事情,教育孩子是一场检测家长学识与水平的考试。所以,班主任老师一定要设计组织好家长会,让家长会为自己的班级管理和促进学生成长助力。家长要不断思考研究孩子,才能胜任父母这个角色,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编辑:高发